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_第98章 信仰包裝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朱厚照站在豹房簷下,看著尚工局方向騰起的青色火焰——那是火德星君「顯聖」的色彩,也是巧妃改進的低硫火藥燃燒時的光芒。他曉得,當佛郎機人還在研討如何仿造驗硫片時,大明的工器文明早已藉著信奉的包裝,在科學的泥土裡紮下了更深的根。

這場以星君之名的科學嘗試,終將在七海之上,織就一張既崇高又務實的巨網——網的經緯是算珠與驗硫片,網的綱目是錨鏈與火德紋章,而網的核心,是阿誰將科學藏在信奉裡的帝王,和一群用匠作解釋星鬥的人。

「火德星君警示!」楊慎展開算珠帕,「卯時三刻東南火位硫毒衝星,需馬上停爐!」匠人忙用珊瑚砂覆蓋爐口,青禾的驗硫片證明:該爐用了佛郎機「十字毒銅」,含硫量達驚人的45%。朱厚照撫掌而笑:「星君借金聲示警,楊卿以算學證道,妙哉。」

暮色中,楊慎在尚工局密室記錄本日數據。算珠帕上的聲波頻次表旁,青禾用驗硫片拓印的火焰色彩突變圖正在晾乾。俄然,窗彆傳來鐵錨堂的「火德號子」,節拍竟與聲波驗硫儀的共鳴頻次分歧——這不是偶合,而是巧妃暗中將匠作號子的韻律融入了聲學設想。

朱厚照的鑾駕到達時,祭爐禮已籌辦伏貼。七十二名匠戶身著繡有二十八宿的靛藍短打,將九座熔爐順次撲滅。巧妃捧起聲波驗硫儀,銅鈴輕晃間,黃鐘管俄然鳴響——東南角熔爐的火焰竟閃現淡紫色,恰是硫含量超標的征象。

午後的技術集會上,朱載鈞指著《工器算經》公式:「硫含量與爆音頻次的對數乾係,可用「勾股弦」推演......」話未說完,朱厚照抬手打斷:「卿可知星君為何獨選黃鐘管?因黃鐘對應仲冬,與現在地氣相通。」太子握筆的手懸在半空,算珠帕上的函數公式與星君祭儀的方位圖堆疊,竟構成奇妙的多少對稱。

半夜,朱厚照在豹房翻閱《火德工器譜》,書中將聲波驗硫儀稱為「星君金音鑒」,橡膠硫化法記為「火硫煉膠術」。他在空缺處講明:「科學即星君之眼,數據乃星君之語」,筆尖劃過巧妃的「螺旋槳效力公式」,用心用硃砂塗成火焰形狀。

「星君托夢說「金聲玉振可辨硫鉛」,」巧妃將儀器用黃綾包裹,「明日祭爐禮就用這個。」青禾低頭擦拭驗硫片,棉油滲入的帕子上,「工禾」紋與火德星君的錨鏈紋交相輝映——這是楊慎要求的「士匠共證」標識。

雪停時,尚工局的匠戶們領到了新製的橡膠護腕,腕間的火德紋章在月光下泛著微光。巧妃望著他們列隊走向鑄坊,俄然想起朱瑢在童萌坊堆的「錨鏈雪人」——那孩子用鬆煙墨給雪人點的眼睛,竟與聲波驗硫儀的銅鈴如出一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