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八年秋,南京秦淮河邊,新完工的「江南工器局」匾額在秋陽下泛著銅光。朱厚照親手揭開紅綢,青禾捧著「巧工牌」模具站在一旁,牌麵刻著水波與稻穗交叉的「蘇工」紋,較京師「錨稻紋」多了三分靈秀。「本日起,」他掃視台下江南匠商,「凡改進耕具經工器局認證者,可獲「巧工牌」,三年免稅。」
申時,揚州匠戶李老頭跪在工器局前,捧出家傳「鍛刀秘譜」:「小人願獻「摺疊鍛刀法」,換孫子入工器局為徒。」青禾接過秘譜,見內頁記取「三煉三淬,鉛雜去儘」之法,與牛二虎的「五煉滲碳法」異曲同工。她親身為李老頭的孫子戴上「工器學徒巾」,頭巾邊沿繡著新賜的「工」字紋。
動靜傳開,次日便有百餘名匠戶攜家傳技法求見。青禾望著滿地竹簡,對身邊的孫三歎道:「昔年牛徒弟窮其平生抗鉛毒,今匠人竟願獻秘譜換子孫脫籍——這「巧工牌」,終是叩開了匠戶的心門。」
青禾趁機發起:「可設「工器驛」,將江南改進耕具速傳北方,如「曲轅十四折」犁適配關中黃地盤,或可再減產量。」朱厚照撫掌:「就命你督造「工器驛」,驛卒皆用匠戶後輩,賜「飛鐮服」以示優渥。」
巳時,姑蘇鐵器鋪前,鐵錨會分舵主與「蘇工」匠商爭論不下。「你們的「水波紋」暗記分歧京師標準!」分舵主指著鐵器上的紋路。匠商王二麻子嘲笑:「工器局許咱用變體紋,你看——」他潑水解墨,「工」字暗記隨水閃現,四周環抱的波紋恰是江南工器局的特許標識。
青禾趕到時,正見兩邊劍拔弩張。她摸出「商匠勘合符」:「京師紋為「錨稻」,江南紋為「水禾」,皆有尚工局火漆印。」又轉向鐵錨會世人,「若再私毀江南匠器,便按《匠商約法》論處。」說罷,她取出新製的「驗紋鏡」——用兩塊琉璃鏡片疊成,可同時查驗南北暗記。
忽有快馬報來:「揚州匠商獻「曲轅十四折」犁,較官製犁減產三成!」朱厚照接過犁模,見犁頭弧度較北方形製寬扁,附一張改進申明:「江南黏土黏重,故減轅長三寸,增犁壁斜度五分。」青禾趁機進言:「此犁可錄入《江南工器譜》,賜匠人「巧工銀錠」,許其子孫免役。」
酉時,暮色中,青禾巡查新完工的工器驛。驛卒正在分揀改進耕具,月光落在「水禾」紋火漆印上,泛著溫潤的光芒。忽有黑影閃過,她追至驛後,見一名驛卒正在刻製「十」字紋。「小人知錯!」驛卒顫抖著取出私製鐵器,「隻是故鄉犁具難用,想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