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_第55章 正德犁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戌時,雪地上鋪滿蒙古馬隊的屍身,火銃啞火率竟不敷一成。朱厚照摸著發燙的槍管,精鐵的餘熱透過手套傳來,比銅料更耐久。江彬拎著緝獲的蒙古火銃來報:「陛下,敵銃槍管含鉛過半,一炸就碎。」他接過一看,槍管內壁粗糙如麻,想起王巧兒說的「鐵鍛不純,不如鑄銅」,俄然輕笑出聲。

王巧兒站在永春齋窗前,摸著腹中胎動,聽著火線傳來的捷報。她曉得,這一仗的勝利,是牛二虎的「百鍊精鐵」、青禾的「繡紋驗鐵」、朱厚照的「火德」信奉共同鑄就的。指尖撫過案頭的《鐵鍛精要》,冊頁間夾著青禾送來的精鐵碎屑,在陽光下閃著銀光——那是匠人掌心的星鬥,是比任何珠寶都貴重的「火德」印記。

正德七年正月十五,朱厚照站在宣府城頭,望著三萬彩虹火銃手佈陣如虹,槍管上的「禾」字繡紋在雪光中若隱若現。他摸出袖中的「鐵鍛火銃」小樣,槍管比平常火銃細了一圈,卻用牛二虎改進的「百鍊精鐵」鑄製,重量減輕三成,射程卻增了五十步。「陛下,」江彬指著遠處蒙古大營,「鐵錨會弟子已在敵營外埋下「火德地雷」,用鬆煙墨線連著火門。」

北風掠過,宣府城頭的「工」字燈籠連成一片,像極了熔爐裡躍動的火星。朱厚照望著漫天朝霞,俄然想起王巧兒的話:「鐵鍛成器,需經千錘百鍊;大明昌隆,亦需匠人之心。」因而他提起筆,在《宣府捷報》上批道:「鐵鍛精工,火德長明,朕之匠作,天下無敵。」墨字落處,窗外的雪光與精鐵的寒光交相輝映,照亮了大明的萬裡江山。

次日辰時,張忠捧著捷報:「陛下,蒙古小王子部崩潰,拋棄輜重千餘車!」朱厚照望向永春齋方向,雖隔著百裡,卻彷彿瞥見王巧兒在琉璃窗前淺笑。他摸出火銃模型,新刻的「鐵鍛」紋與「工」「禾」「準」三字交叉,好似匠人們用錘鍛、用墨驗、用繡紋,共同鑄出的大明榮光。

喜好正德變法:撿到汗青門生的書包請大師保藏:正德變法:撿到汗青門生的書包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酉時,蒙古小王子的三萬騎陣如黑雲壓城。朱厚照舉起「鐵鍛火銃」,準星對準敵陣前排,俄然聞聲身後傳來熟諳的粗嗓門:「陛下!錘音清澈,可勁打!」轉頭見牛二虎在暖轎裡朝他比了個「準」的手勢,右手繃帶纏著的「防鉛暖袖」上,新繡了「鐵鍛」二字。

夜更深了,宣府城頭燃起「工」字燈籠。朱厚照摸出林夏照片,女子在嘗試室鍛造金屬的模樣,與青禾錘鍛精鐵的身影堆疊。他俄然想起《天工開物》「五金」篇,或許該讓匠人嚐嚐,用精鐵鑄炮管,再刻上螺旋紋——就像照片裡的緊密東西,能讓炮彈飛得更遠。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