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_第279章 南洋晨霧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佛郎機商船上,船長望著媽祖祠方向,皺眉叮嚀:「把水晶透鏡的頻次再降半擊,這些東方人的鐘聲……像是長了眼睛。」海員們繁忙間,冇人重視到,一枚刻著工禾紋的珊瑚珠正跟著浪花漂向深海——那是阿林不慎遺落的安然符,現在正以穩定的鐘鼓擊數,向統統工器造物通報著共振安然的訊息。

暮色來臨時,祠內響起晚禱的鐘聲。阿林跟著父親跪在媽祖像前,聽著司祭用海螺號吹奏《工器綱目》片段。殿外的紅樹林傳來沙沙聲,歸巢的信鴿群掠過星空,尾羽的金屬環與媽祖祠的蒸汽鐘鼓樓共振,在霧中劃出工禾紋光痕——那是信鴿導航組件與主塔的頻次校準。

喜好正德變法:撿到汗青門生的書包請大師保藏:正德變法:撿到汗青門生的書包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爹,媽祖手裡拿的真是鄭和寶船?」少年望著祠內鎏金神像,巧太妃銀像手中的寶船模型嵌著細碎的咖啡渣炭,在晨光中泛著溫潤的微光。船舷刻著恍惚的波紋,阿林曉得,那是傳說中能抵抗風暴的「鐘鼓水密艙」紋樣——以黃鐘律擊數校準艙壁共振頻次,可化波浪打擊為艙室穩力。

祠外的闤闠已是人聲鼎沸。賣「防鉛海螺」的攤子前圍滿海員,攤主敲擊海螺,殼內竟傳出模糊的潮聲——這是用七十二種貝殼共鳴腔仿造的「海語翻譯器」,通過摹擬海豚音呐頻次剖析洋流振動。阿林摸出兜裡的工器通寶,換了一串珊瑚珠,每顆珠子裡都嵌著藐小的鉛粒,傳聞能通過密度差抵消深海異響的低頻共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