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_第280章 剛果紅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少年摸了摸腰間的防鉛橡膠囊,內裡裝著咖啡渣炭——這是南京傳來的「地脈藥」,父親說能吸走泥土裡的鉛毒。遠處的屯田衛所升起炊煙,蒸汽磨坊的齒輪聲與《擊壤歌》的號子此起彼伏,工禾錨鏈紋旗號在紅土平原上獵獵作響。

喜好正德變法:撿到汗青門生的書包請大師保藏:正德變法:撿到汗青門生的書包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遠處俄然傳來零散的槍響,佛郎機的探險隊又在摸索鴻溝。父親將鋤銃橫在膝頭,橡膠防滑槍托貼著椰殼纖維,掌心的老繭與銃柄的紋路嚴絲合縫。「他們的水晶透鏡照不穿我們的咖啡渣炭層,」他望向星空,信鴿群正掠過鐘鼓樓,尾羽的金屬環劃出工禾紋光痕,「就像我們的鋤銃,既能犁地,也能讓西人的鉛彈原路返回。」

是夜,阿芒夢見本身變成一隻鴯鶓,振翅時帶出黃鐘律十五擊的聲波,紅土平原上的工禾鋤銃紛繁應和,化作一片鋼鐵與橡膠的叢林。父親的聲音從夢中傳來:「工器如水,能載舟,也能覆舟。」他驚醒時,發明手裡還攥著那塊驗鉛石,銀片在月光下泛著微光,像極了媽祖祠裡的安然符。

「該給銃上油了。」父親卸下鐮刃,熟鐵大要的《周易》卦象已被磨得發亮。阿芒遞過鯨腦油,看父親用椰殼纖維蘸油擦拭槍管,七道淺槽垂垂出現微光。「佛郎機的鉛彈打過來,我們的橡膠盾能吞掉七成力道。」父親指了指掛在鋤銃尾部的驗硫片,「如果變灰,就得從速補火藥。」

暮色感化時,屯田衛的銅鐘響起。阿芒跟著父親走向調集點,腰間的驗鉛鐲俄然輕顫——這是預警的信號。隊長舉起鋤銃,木柄銅鈴與遠處鐘鼓樓共振,清越的十五擊聲波掠過紅土。「有象群!」有人大喊,阿芒攥緊鋤銃,銃口的驅蟲聲波發射器微微發燙。

「阿芒,看好了。」父親將鋤板插入土中,七煉滲碳鋼刃口的工禾紋切開黏土,主動校準成十五度黃金角。「鄭和船隊的老匠人教過,入土角度對了,地脈的氣就不會亂。」他轉動木柄,內置磁石與鋤板吸附時收回「噹啷」聲,驚飛了樹梢的鸚鵡。

工器三十三年夏,西非剛果的雨季,紅土在蒸汽鋤銃下泛著油亮。阿芒蹲在田壟邊,看父親用鋤銃木柄敲擊空中,黃楊木與紅土碰撞出清響——那是黃鐘律十五擊的基準音,驚起幾隻啃食橡膠樹的甲蟲。

晚餐後,父親從木箱底摸出一塊銀片,邊沿刻著恍惚的錨鏈紋。「這是巧太妃當年隨船帶的驗鉛石,」他低聲說,「銀能辨毒,遇硫則黑,遇鉛則灰。」阿芒摸了摸銀片,冰冷的觸感中彷彿有微小的振動,像極了白日鋤銃入土時的共鳴。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