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_第251章 沙海鏖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沙海之上,工禾紋與鉛毒護腕的比武已持續整日。李承恩聞聲傷兵的悶哼聲從胸牆火線傳來,卻看不見一滴鮮血——防鉛甲冑的內層棉絮接收了大部分打擊,工器監的匠人們早已將「救人先於殺人」的理念融入設想。他望向遠處的信標塔,黃鐘律的基準波仍在穩定傳輸,如同大明工器文明的心跳,從未因烽火而亂了節律。

數十門明瞳炮同時轟鳴,炮口噴出的霰彈在半空炸裂,鉛丸與碎鐵如暴雨滂湃。伯顏部的前鋒馬隊被震落馬下,他們的水晶透鏡在氣浪中紛繁迸裂,而我方屯佃戶的鋤銃已切換至連射形式,七道淺槽導出的鯨腦油讓火銃射速晉升近倍。硝煙中,李承恩瞥見有屯佃戶被鉛彈擊中防鉛甲冑,踉蹌著退入胸牆後——工器監新製的椰棗纖維甲冑畢竟擋住了致命一擊。

工器三十一年秋七月,沙暴餘威未散,伯顏部的鉛毒馬隊已如黑潮般漫過沙丘。李承恩握緊腰間的驗鐵石,目光掃過陣前新築的三合土胸牆——淩晨剛用黃土、石灰、糯米漿夯築的牆垣上,工器監匠戶正加急嵌砌防鉛橡膠板。遠處傳來佛郎機燧發槍的爆響,鉛彈擊打在胸牆上濺起火星,卻被橡膠層穩穩彈開。

伯顏部的第三次衝鋒伴跟著刺耳的佛郎機哨音,燧發槍的火光在沙霧中連成一片。李承恩感受胸牆在鉛彈打擊下微微震顫,他摸向腰間的驗鐵石,石麵與鋤銃紋章貼合處傳來灼燙——這是地脈能量混亂的征象。「投火罐!」他命令。屯佃戶們舉起裹著鬆脂的陶罐,藉著火銃火光擲向敵群,漫天火雨刹時淹冇了前排馬隊。

「變陣!」他揮動批示棒,屯佃戶們將鋤銃斜支在胸牆垛口,木柄上的工禾紋與驗硫片在陽光下交相閃動。工器監匠官敲擊青銅磬尺,遠處地脈監測儀的銅鈴回聲而鳴——這不是甚麼「聲紋阻尼陣」,而是通過聲波傳導監測敵騎意向的土法。屯佃戶們按照鈴聲節拍調劑火銃角度,這是從《考工記》「以聲辨位」之法改進的預警術。

「放!」

也先台吉的幕僚俄然指向天涯:「信鴿!」三隻尾羽繫著金晶信標的信鴿突破沙霧,翅尖閒逛的頻次通報著南京的急訊。匠官立即轉動地脈監測儀旋鈕,銅盤上的指針猛地跳向黃鐘律十四轉——這是地脈應力非常的警示。公然,遠處沙丘俄然隆起,佛郎機的硫磺炸彈在地下炸響,氣浪掀翻半座胸牆。

「搶修!」李承恩大吼。屯佃戶們拋出預先備好的三合土預製件,混著糯米漿的濕土在橡膠錘敲擊下敏捷成型。工器監匠官將防鉛橡膠板嵌入牆垣裂縫,用鯨腦油塗抹介麵——這套搶修術來自鄭和船隊的水密隔艙古法,現在在沙海中重現奇效。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