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_第242章 仿生工器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演武間隙,太學弟子揭示「蜜蜂振翅暗碼箱」:箱頂銅蜂振動頻次對應《千字文》字序,按壓蜂翼可將密信轉化為振波刻入蠟板。朱載鈞撫摩箱上蜂紋浮雕,忽問:「南洋食蜂鳥近況?」徐光啟回稟:「婆羅洲蜂鳥已習橡膠林,日蝕聖音甲蟲三百,共同蜂箱養殖,蟲害減至十中存一。」此語暗合巧太妃「工器與天然共生」手稿真意。

半夜,更夫銅鉦與南京新鐘共鳴。朱載鈞摸銀鐲,內刻「工器非器,乃六合之弦」已溫潤如玉。他知佛郎機齒輪不斷,但大明工器師已悟:蝙蝠超聲、鳥鳴導航、蟲翅振動,皆為天然予人的工器暗碼。真正的工器文明,非征服如齒輪碾壓,而是如鄭和寶船,順洋流季風,在人與萬物的共振中,尋得共生航路。

工器二十七年冬,乾清宮暖閣炭火正旺。朱載鈞盯著輿圖上亞速爾群島的新標記,張居正呈遞的密報稱佛郎機工坊正在解剖信天翁,試圖破譯鳥類導航的聲波道理。「他們想複製大明的聲紋信標。」徐光啟叩首道,手中捧著太學盲匠係的最新服從——仿蝙蝠探礦銅網,管網孔洞摹擬蝙蝠喉管比例,可敲擊出「不成聞之音」。天子指尖劃過《考工記》中「以蟲鳴校音」的記錄,想起南洋用食蟲鳥群防治害蟲的先例:「傳旨太學,」他指向窗外鉛玻璃照壁,「既然佛郎機想學鳥鳴,我們便用蟲語亂其心智。」陳經邦立即貫穿,此令要將工器衛的「聲紋驅獸竹哨」改進為「甲蟲振翅筒」,以竹簧摹擬甲蟲求偶振動,誤導佛郎機練習的信天翁。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