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_第219章 眾王來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工器二十二年夏,錫王朱拱檑的大象隊踏碎沙霧時,衡王朱載封正盯著匠人用駱駝皮膠修補北門裂縫。十二頭戰象揹負的斯裡蘭卡鉛玻璃被切割成菱形護片,嵌入棱堡射口的石牆——這類三指厚的玻璃雖能抵抗火繩槍鉛彈,但麵對奧斯曼巨炮的石彈,最多撐過幾輪齊射。副將翻開象鞍暗格,暴露用油布裹著的七煉滲碳鋼槍管,內壁導流孔呈螺旋狀,與寶船龍骨的抗風弧度如出一轍,匠人仿照象腿骨骼的共振佈局刻下紋路,經幾次測試能較著減少槍口跳動。

城南綠洲傳來水罐相碰的脆響,魯王的炭層濾水器終究運轉。工器衛將馬達加斯加紅木燒成的炭塊分層填入陶井,每層間夾著波斯灣珍珠粉——借活性炭吸附與珍珠粉沉澱之效,鹹水的鉛含量被降至極低。衡王嚐了口濾出的水,淡鬆木香中帶著沙粒的微澀,曉得在這片戈壁裡,每滴水都要靠他鄉的紅木與本土的珍珠共同“熬煮”。

寶船到達前的深夜,衡王在燭光下核點庫存:神銳銃備用槍管所剩無幾,高純度火藥僅夠支撐長久齊射,椰棗纖維網也即將耗儘。他連夜調劑擺設:神銳銃改成雙銃一組瓜代射擊,讓槍管有冷卻間隙;明瞳炮隻在遲早風涼時發射,節流火藥;傷兵優先飲用濾水器產出的淡水,匠人隊則全員改啃椰棗緊縮餅。錫王帶來的紅茶單寧防火布被裁剪成護心鏡,匠人在布麵繡上工禾紋錨鏈,開初覺得是裝潢,厥後發明植物單寧的黏性竟能讓布料在沙暴中更貼合甲冑,減少火油罐的灼燒傷害。

落日將工禾紋信標塔的影子拉得老長,衡王摸著護腕上的錨鏈紋路,想起客歲夏季的慘敗。當時他高估了技術代差,幾乎因水源被毒而潰敗。現在他更信賴手中的算盤:斯裡蘭卡的鉛玻璃能扛住十餘次火繩槍攢射,馬達加斯加的炭塊能濾出充足飲用的淡水,神銳銃的新槍管能接受數百次發射——這些不是玄奧的天命,而是千萬匠人用汗水與聰明算出來的儲存之道。

太子密信中的“聖音炮”諜報讓棱堡內氛圍凝重。衡王構造匠人用椰棗纖維與鉛粉製作隔音氈,覆蓋在棱堡內層牆麵;又讓神銳銃手在夜間發射不裝彈丸的“示警彈”,槍管導流孔收回的尖嘯在戈壁裡迴盪,攪得奧斯曼營地整夜不得安寧。當第一艘寶船的蒸汽煙柱呈現在海天交界,他號令統統棱堡保持寂靜,僅憑信標塔的藍光通報切口,直到確認船上掛出商定的雙旗,纔敢翻開水門——在這片充滿狡計的沙海,任何忽視都能夠致命。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