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音哨裡嵌了神戶港的地脈晶,」巧太妃輕撫哨身,「說等你巡弋至日本海,哨聲能鬨動富士山的共鳴。」
立夏淩晨,巧太妃站在「工鳳號」船麵,看沈器批示匠人安裝「象鳴擴音器」。青銅喇叭刻著南洋象鼻與富士山雲紋,這是沈工融會兩輿圖騰的佳構。
「母親,神戶港的「錨櫻紋」火漆已運抵。」宗子沈工呈上鎏金匣,內裝工器通寶樣幣,布麵熒光紋路在驗鐵石下顯影為十二律呂與櫻花堆疊的暗紋,「景王叔附信說,東洋匠人改進了磷礦粉配比,防偽層可抵抗三倍於常的次聲波滋擾。」
景王望著輿圖上「工鳳商盟」與「和唐工器署」的連線,想起神戶港工匠們齊唱的《工器同脈謠》,此中一段恰是南京官話與關東腔的合韻。「皇兄可還記得,母親東渡時說的「集萬邦鐵釘」?」他笑道,「現在南洋的鬼火,神戶的潮聲,不恰是最健壯的鐵釘?」
圍觀的柔佛部族首級獻上象紋玉璋:「我等願以橡膠林為信標基址,換貴盟的「蟲鳴驅蟻器」。」朱瑢點頭,表示沈器遞上改進版儀器,外殼新鑄象首圖騰,內置神戶港的聲波增幅器——這是明日協同的活告白。
朱瑢俄然笑了,提筆在星圖上圈出三個信標塔:「沈器,把這三處調成與神戶港同頻,再讓代王從非洲送些羊駝毛——佛郎機人不是愛用次聲波嗎?我們就用駝鈴聲織張網。」
海風掀起長公主的工器旗,旗麵工禾紋與商盟的海豚圖騰獵獵作響。沈工跑來稟報:「神戶港信標已同步,火漆印防偽層進級結束!」
「傳訊神戶港,」她拔下銀簪撲滅信鴿足環,簪頭鬼火劃出工禾紋軌跡,「和子內親王若得空,可來商盟小住——畢竟,這錨櫻紋火漆,還缺了她的櫻花印。」
「給我的?」朱瑢接過母親遞來的檀木盒,內裝一套十二律呂音哨,每支都刻著工禾紋與櫻花的交纏紋,「和子的技術?」
朱載鈞點頭,提筆在輿圖空缺處畫下工禾紋錨鏈,將大明本土與南洋、東洋繫於同一根線。窗外,蒸汽鐘與神戶港霧笛同時鳴響,驚起棲在工器祠飛簷上的海鳥——它們不曉得,這超越萬裡的聲波裡,藏著一個王朝用技術與合作織就的、比海更深的連合。
「夾了南洋咖啡渣炭的配方,」巧太妃眨眼,「彆奉告景王,他還當是東洋獨門絕技呢。」母女相視而笑,橡膠樹葉在「海豚音哨」的密訊聲中沙沙作響,那是沈工為防佛郎機竊聽特製的通訊頻次,現在與神戶港的霧笛頻次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