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_第140章 先試後換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殿下,代王船隊已停靠岸口。"鐵錨堂副將呈上珊瑚試紙,紙邊鋸齒在陽光下泛著淡紫,"尾張士族進獻的'和州貢鉛'含硫量超標,是否啟用紅樹林炭精煉?"

"告訴鐵錨堂,"景王轉動八音盒至商調,"用震紋檢測炭標記鑽頭軌跡,再以《詩經》私語奉告王銳將軍——佛郎機人想複製我們的鉛管技術。"他望向和子,目光溫和卻帶著鐵律,"傳我的令:凡求購工器者,需先向工器監提交西方本土科研質料原件,經七次複現嘗試勝利後,方可用作民用技術互換——如《礦冶全書》驗硫篇、《醫學寶鑒》鉛毒論之類。"

五更時分,景王登上天守閣,工器燈塔的光束掃過富士山顛。代王的拆分機已開端運轉,盲匠團隊敲擊校準基座,明眼匠人轉動齒輪調劑刻度,齒輪咬合聲中,尾張的農田被重新測量,每一寸地盤都將按《考工記》分彆為"工器田"與"匠戶町"。他摸向胸口的金錨鎖片,內裡藏著朱厚照親繪的蒸汽鐘設想圖,齒輪間夾著半片櫻花——那是和子昨日插在他衣衿上的。

是夜,景王在室町禦所批閱《東土工器都護府條陳》,案頭擺著代王送來的橡膠稻種和佛郎機人新獻的《西歐礦法》抄本(附維也納皇家科學院驗章)。和子親身為他改換防鉛護腕,內襯的《女戒》繡樣已被汗水洇開,暴露底下的工禾紋暗記。"殿下可知,"她用銀簪挑起燭芯,螢火蟲腹液製成的燭淚在案頭畫出礦脈圖,"堺港商團送來的《葡萄酒釀造十二法》,經工器監三次複釀嘗試,已確認用橡膠桶發酵可增酒醇度三成——其配方與《天然哲學的數學道理》無關,純係西方本土經曆。"

和子內親王的身影呈現在閣樓下,她腕間的防鉛護腕繡著最新改進的"江戶櫻工禾紋",正在晨光中批示女匠寮分發防鉛口罩。盲匠與明匠火伴排成縱隊,前者敲擊火銃檢測口罩氣密性,後者用珊瑚試紙記錄數據。景王望著她的背影,俄然想起朱載鈞密信中的話:"去魅的終究,是讓他們在鉛毒中瞥見工器的光。"而現在,這束光正穿透東土的晨霧,將算珠與齒輪的韻律,織進富士山的每一道褶皺——那些褶皺裡,既有大明匠人的觸感影象,也有佛郎機文籍裡的數學光芒,共同熔鑄著工器文明的新合金,而大明始終握著驗金石。

和子內親王的指尖拂過工坊牆壁的"工器櫻花圖",櫻花頭緒裡藏著防鉛麻布的經緯。她腰間的《女匠考工冊》垂下一縷絲絛,繡著"婦功震旦"四字——這是劉太後親賜的婚儀之物,內頁夾著李阿巧的防鉛針法圖譜。"妾身已命女匠寮改進和紙,"她取出一張泛著鬆煙墨香的試紙,"明眼匠人製漿,盲匠觸感校準厚度,用紅樹林炭灰可直接驗鉛——此法源自佛郎機《造紙新說》,經工器監驗過七次方得改進。"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