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中的秘室裡,巧妃用珊瑚筆在《工器考》補註:「殘捲雲:「硫七硝三,遇火則明」,實為匠人試錯千次所得。」墨跡未乾,朱載鈞的加急密報送來——士族在江南私鑄劣質火銃,竟打著「火德真傳」的燈號。她捏碎手中的驗硫片,碎屑與珊瑚粉混在一起,好似當年正德掌心的鉛斑與火漆印。
雪粒子鞭撻窗紙的聲音裡,巧妃摸向鬢角的白髮。那邊藏著正德親賜的珊瑚簪,簪頭雕著未完工的螺旋紋——那是他畫在《林夏條記》扉頁的「將來工器」,現在正由千萬匠人之手,一寸寸刻進大明的江山。
巧妃接過他遞來的檀木匣,匣底躺著完整的《林夏條記》。牛皮封麵上的「工器禦世」四字已被摩挲得發亮,內頁夾著鄭和寶船的水輪圖紙:「這不是星君啟迪,」正德按住她顫抖的手,「是三保寺人船隊的匠人條記,被我從舊窯廠的磚縫裡摳出來的。」
「傳旨鐵錨堂,」她對著銅鏡清算翟衣,鏡中之人已從戴墨漬的匠人少女,變成繡著錨鏈紋的後宮之主,「凡私鑄火器者,一概用「工禾」紋驗硫片檢測,硫含量不敷一成者,充入匠籍勞改。」銅鏡邊沿暴露半截殘卷,「火攻」二字被燭光映得通紅,恍若當年豹房的爐火。
「陛下可知,」她對著虛空低語,指尖撫過冰冷的銅體,「現在南洋諸國的商船,都在船頭刻您設想的錨鏈紋,說那是「工器星君」的賜福。」秘窗外,尚工局的夜班燈火將雪地映成暖黃,好似正德最後一次握她的手時,掌心的溫度。
喜好正德變法:撿到汗青門生的書包請大師保藏:正德變法:撿到汗青門生的書包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正德二十年冬,巧妃握著珊瑚濾硫管的手懸在半空,管壁上的鉛斑讓她想起正德十年阿誰雪夜。當時她還是尚工局學徒,跪在豹房暖閣裡調試初代驗硫片,少年天子俄然從身後遞來塊焦黑的殘卷——紙頁邊沿蜷曲如蝶翅,上麵用硃砂寫著「硫硝配比·火攻要訣」。
寅時三刻,巧妃在《條記》新卷寫下:「工器之道,在匠不在神,在實不在虛。」她用巧勁掰開正德當年送的銅錠,內芯暴露更小的「工禾」紋——那是雙層鑄模的防偽構造,恰如他們保護了二十年的奧妙。
東方既白時,朱載鈞的磁星盤圖紙送來。巧妃看著圖上的螺旋槳紋路,俄然想起正德告彆前的笑:「將來有一天,這些銅鐵會變成能在天上飛的車,在海底走的船。」她將殘卷與圖紙疊在一起,用「工禾」火漆封印,蠟油滴落處,剛好擋住「林夏」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