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經濟那點事(財經郎眼08)_第14章 警惕,中等收入陷阱(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郎鹹平:明天《群眾日報》頭版頭條說,2010年國企利潤高達4800多億。我們有很多的數據是很亮麗,這個百分之幾,阿誰百分之幾,甚麼又創下新高檔,但我叨教你,這跟老百姓又有甚麼乾係呢?題目又回到原點,就是說在低增加期間,我們當局在朝應當重視甚麼?應當重視老百姓能夠獲很多少,這纔是最首要的。我舉個例子,比如說2010年央企實現淨利潤是8522億,那我叨教你,這個錢你籌辦如何去用呢?如果當局用這個錢來實現全民免費醫療的話,這會是甚麼樣的進獻?或者,如果都用來建保障房的話,一年大抵能夠達到5億平方米的保障房。我們要曉得,我們不需求增加,但是我們能夠讓老百姓過得更充足,這對老百姓就有實足的意義。

王牧笛:這是否意味著市場對這些所謂的基建範疇或者投資範疇的投資回報率喪失了信心?

郎鹹平:以消耗而論的話,2011年8月份,100家大型百貨超市打扮類的發賣量竟然破天荒地下跌了1.89%,這在之前是非常少見的。

王牧笛:我重視到傳授察看的角度,跟其他的媒體不太一樣。其他的學者和媒體拿的數據叫社會零售品總額。

郎鹹平:應當如許,我們疇昔搞GDP崇拜,現在我們要倒過來,我感覺這是一個進步。

王牧笛:傳授剛纔講的央企的利潤,是來自於國資委日前公佈的央企的“成績單”,此中有一個“紅利王”就是中石油,中石油是1241億的“紅利王”。

我們明天要的是甚麼?不是GDP的增加,而是老百姓變得更敷裕,老百姓的失業增加,這纔是最首要的。

閆肖鋒:對。以是我們要風俗如許一種思惟,就是要從之前的有增加、無生長或者少生長,變成低增加,但是有長足的生長。現在恰是一個調劑各種好處乾係,調劑各種財產佈局的好時候。

(佳賓先容:閆肖鋒,《新週刊》總編緝)

王牧笛:那出口這匹“馬兒”呢?

2011年10月18日,國度統計局公佈了我國前三季度的百姓經濟運轉環境。前三季度海內出產總值是320692億元,同比增加9.4%,此中第三季度增加9.1%,低於外界預期,這是繼一季度的9.7%、二季度的9.5%以後,海內出產總值持續走低。麵對不竭加大的物價上漲壓力,融本錢錢上升,小微型企業運營困難,出口持續降落,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已經是大抵率事件。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