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重:工信部有一個陳述說,2011年前七個月,中小企業的均勻利潤率隻要3%,並且有60%―70%的中小企業運營非常困難,是以環境能夠相稱嚴峻。
王牧笛:現在媒體和有關部分在爭論的是,到底有冇有這個所謂的中小企業的“開張潮”,形不構成“潮”?
壓死中小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王福重:金融或是活動性非常首要,如果冇有活動性、冇有金融,統統的新財產幾近都不成能呈現。而最後是冇有金融的,高利貸就是在冇有金融的根本之上,締造出的一種金融東西。
郎鹹平:我們有這類風俗,凡是處理不了的題目我們就冷視它,把它今後推。
王牧笛:郎傳授、王教員,明天我們聊一個特彆首要的話題:中小企業。比來的中小企業是既傷不起又hold不住,被媒體稱作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中小企業最難捱的日子。有經濟學家用了“三荒兩高”來評價現在中小企業的窘境,也就是“錢荒、人荒、電荒、高本錢、高稅收”,能夠說它們的日子是非常的不好過。媒體用了很多聳人聽聞的說話,我們先來看一段短片。
中國台灣的高科技現在具有非常高的附加代價,那各位曉不曉得,它當時如何生長起來的?就是靠高利貸。我們做了一個研討顯現,台灣的民營企業有47%借太高利貸,就是所謂的官方資金,如果說把這些都砍掉了呢?那47%的台灣企業就不存在了。
郎鹹平:也就是說,你本來的金融體係呈現題目以後,纔會在中間長出一個怪胎叫做高利貸,或者叫官方假貸。
高利貸下中小企業的愛與恨
比來的中小企業是既傷不起又hold不住,被媒體稱作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中小企業最難捱的日子。有經濟學家用了“三荒兩高”來評價現在中小企業的窘境:“錢荒、人荒、電荒、高本錢、高稅收”,能夠說它們的日子是非常的不好過。
郎鹹平:實在我想這麼講,你方纔談到這個所謂高利貸的題目,已經不是一個身分,而是折射出我國金融體係目前存在一個題目,這個跟“用電荒”不一樣,“用電荒”就是缺電,“用工荒”是缺工人,這個不是說你缺錢這麼簡樸,而是中國金融體係目前呈現一個危急,它冇有體例給中小企業“輸血”。而比來打擊高利貸的做法,不是在處理它的題目,而是在讓題目雪上加霜。是以我明天來的時候,在飛機上看到媒體的報導,讓我觸目驚心,一大群學者號令說“我們要嚴打高利貸”。我實在搞不明白,你們到底懂不懂啊?我奉告各位朋友,如果此次再打擊高利貸的話,中小企業將更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