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間時,許管家來稟,同住常樂坊的李十二孃府上調派女隨向來,請顧青過府飲宴。
李十二孃感覺裴旻不敷義氣,孤負了故交,因現在後視他為仇寇。
前狼後虎,如何滿身而退?
很久,杜甫幽幽歎道:“杜某忸捏,學無所成,輪作詩也是一塌胡塗,顧長史怕是認錯人了,杜某並未作過‘安得廣廈千萬間’這首詩……”
笑著望向李十二孃,裴旻道:“當年我與顧家伉儷參議,裴某險勝一招,你當時差點衝過來跟我冒死,不過參議罷了,顧家伉儷和我都冇當真,唯獨你當真了,這些年視我如仇寇,倒是可貴聽到十二孃讚我一句‘當世第一’。”
在頂峰看過風景後,捨得主動走下頂峰纔是大聰明。
可不就是道出了你的內心話嗎,這首詩本來應當是你作的啊。
我說錯話了?行錯禮了?那裡不對麼?
李十二孃調侃嘲笑:“故交之仇,君上之恩,倒是難堪你了。”
中間兩位客人倒是眼睛一亮,此中那位四十多歲的文士喃喃道:“‘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好詩!顧長史不愧是能作出‘千裡共嬋娟’的少年名流,盛名之下,才情無虛,十來個字裡,儘顯悲憫百姓之心,佩服!”
他快病死了也不肯罷休權力,哪怕曉得被李隆基打壓相權了,也想方設法在朝堂中儲存下去,卻從冇有想過主動辭相告老。
這句話令統統人愈發莫名其妙,但顧青甚麼都不能說,唯有一歎。
有杜甫和顏真卿在場,有些話不能說得太直白,隱晦提了幾句後,二人便不再說了。
教了一下午,華侈了無數食材,廚子總算能做出幾樣不錯的菜,顧青這才勉強對勁。
一個三十多歲仍一無所成的人,不管如何也想不到會被人如此昌大對待。
裴旻一怔,頓時暴露蕭然之色,無法歎道:“十二孃,有些事情我不能做,天子待我以君恩,多年前我便任職龍華軍使,食的是君上之俸,豈可行悖逆君上之事?這些話,我當年跟你解釋過,你向來不肯聽。”
進了李十二孃府,府中前堂歡聲笑語,顧青除履入堂,先拜見李十二孃,李十二孃笑著為顧青舉薦客人。
裴旻,古往今來獨一一名被稱為“劍聖”的人,這可不是甚麼江湖人送的雅號,而是實實在在被記錄在史乘上的。李白的詩,張旭的草書,裴旻的劍,被稱為“唐朝三絕”。
顧青施禮過後,深深諦視著顏真卿,道:“顏公忠節,天日同昭,先人萬世可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