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再次躁動不已,臣民紛繁下拜,這回皆是異口同聲讚美吾皇恩德,良將有幸生於盛朝。
她那裡誤君了?安祿山兵變不過是一場小風波罷了,轉眼可平,為何要對恩愛多年的娘子說出如此絕情的話呢?
【領現金紅包】看書便可領現金!存眷微信.公家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是,陛下可派人查證。”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雖說是虛銜,但職位卻堪比宰相,大唐曆代宰相受封之前,官職當中必必要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才氣名正言順升為宰相。
也就是說,現在的顧青已有當宰相的資格了。
這也是他下旨讓首級和俘虜公開擺在武部官衙門前的啟事,他要讓長安的臣民都看清楚,朝廷王師不會敗,兵變必然會被安定。
頓了頓,李隆基又彌補道:“另賜黃金千兩,明光鎧五千件,著人送去安西軍中。”
“國之良將,首戰建功,朕豈能不封賞?”李隆基俄然進步了聲音道:“著舍人擬旨,顧青可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參議中樞政事……”
李隆基指了指他,沉聲道:“你是安西軍中何人?”
很久,人群中俄然傳出一道聲音:“國有英君良將,安賊兵變必平。”
人道就是這麼回事,真正的豪傑凡是氣度略微狹小一點,都會感覺為了這些人支出芳華和生命是一件多麼不值的事。
一萬多個首級用石灰醃入了味兒,整整齊齊擺在宮外武部官衙門前。
危急臨頭時,覺得天都要塌了,一個個惶恐不安地逃離,用各種淒婉哀怨的文藝調子與最密切的人用力擁抱,做最後的道彆,度過的每一秒都是末日的倒數。
一片此起彼伏的讚美聲裡,李隆基悄悄撥出一口氣,嘴角的笑意越來越深。
武將抱拳道:“回陛下,末將是安西軍果毅都尉高朗,曾是金吾衛將領,天寶十二載奉旨調任安西至今。”
看著楊貴妃的背影消逝在龍池邊,李隆基蕭然歎道:“高將軍,你說男女之情為何物?為何老是令朕喜怒難抑呢?”
回到興慶宮,李隆基的表情較著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