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為田舍郎_第四百三十一章 選將之疑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老成慎重的陳希烈也道:“安祿山叛唐的動靜已傳遍長安,長安臣民正惶恐不安,天下人的眼睛都盯著陛下,臣請陛下奮發精力,拿出當年闖宮誅韋逆之氣勢,將叛軍平滅於長安城以外。”

而大唐都城長安,雖有聞名的“長安十二衛”拱衛都城,但十二衛兵力合計才八萬人。

高力士一凜,低頭不敢回話。

想著想著,李隆基竟流下淚來。

李隆基遊移不已,沉吟半晌仍未決定人選。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存眷vx公家【書友大本營】便可支付!

頓了頓,李隆基俄然暴露黯然之色,道:“朕這些年犯了很多胡塗,此中最大的胡塗便是錯信了安祿山,此皆朕之過也,而致社稷遭難,江山蒙塵,朕對不起祖宗,對不起天下士民,若能順利渡此災害,朕定齋戒沐浴,進太廟請罪,今後做個納諫采言的明君。”

李隆基墮入了深思。

再如何年老不堪,再如何心灰意冷,祖宗留下的社稷不能丟,他這個大唐天子更不能低沉,親手初創了亂世的帝王,若暮年突然變成了亡國之君,寫進青史裡會被先人唾罵嘲笑幾千年。

李隆基闔眼半晌,展開眼時又規複了腐敗。

李隆基滿心惶恐不安,年已老邁卻被最信賴的臣子叛變,帝王意氣一朝喪儘,現在已是心灰意冷,被兩位老臣安慰幾句後,李隆基終究打起了精力。

“陛下的意義是……”

楊國忠道:“國庫所餘未幾,但能支應得起二十萬兵馬三月所用,趁這段時候告急調撥京畿道,山南道,江南道,淮南道等各道官倉糧草,經漕運大運河運抵長安,若長安能恪守三個月,時候上大抵是夠的,各道官倉糧草若至,足可撐應四十萬雄師一年所需。”

李隆基闔上眼,深思半晌,仍拿不定主張。

叛軍已度過黃河,明顯是衝著長安來的,長安是大唐都城,都城若陷於叛軍之手,天下民氣俱失,以訛傳訛之下,說不定百姓們都會覺得大唐亡了。

現在大唐生亂,長安垂危,李隆基很清楚裴周南阿誰文人把握不了安西軍,若要將安西軍調回玉門關內勤王,起首必必要換一員智勇雙全,並且軍中聲望能鎮得住數萬兵馬的大將,那麼,換誰替代裴周南的位置,擔負安西節度使呢?

一個殘暴的究竟就是,開元末年今後,李隆基竄改大唐軍製,將大唐分為十個軍鎮,每鎮設節度使,十雄師鎮擁兵過火,總兵力達到五十萬擺佈。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