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為田舍郎_第四百三十一章 選將之疑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高力士見李隆基神情躊躇,謹慎隧道:“陛下,裴周南若不能領安西軍,何妨讓顧青持續任安西節度使,顧青在安西三年,安西軍與顧青相互知根知底,將知兵,兵知將,顧青到差不需與將士磨合,上任便可頓時率軍平叛……”

李隆基遊移不已,沉吟半晌仍未決定人選。

再如何年老不堪,再如何心灰意冷,祖宗留下的社稷不能丟,他這個大唐天子更不能低沉,親手初創了亂世的帝王,若暮年突然變成了亡國之君,寫進青史裡會被先人唾罵嘲笑幾千年。

李隆基滿心惶恐不安,年已老邁卻被最信賴的臣子叛變,帝王意氣一朝喪儘,現在已是心灰意冷,被兩位老臣安慰幾句後,李隆基終究打起了精力。

而大唐都城長安,雖有聞名的“長安十二衛”拱衛都城,但十二衛兵力合計才八萬人。

老成慎重的陳希烈也道:“安祿山叛唐的動靜已傳遍長安,長安臣民正惶恐不安,天下人的眼睛都盯著陛下,臣請陛下奮發精力,拿出當年闖宮誅韋逆之氣勢,將叛軍平滅於長安城以外。”

李隆基皺眉:“裴周南暫領節度使不過是權宜之策,一介陳腐文人,怎能領兵?逢此危急之時,裴周南不宜領安西軍,不然恐鬨事情。”

“朕,本應在史乘上留下重彩濃墨,可愛安祿山,一場兵變將朕的身後名全毀了,先人翻開史卷,看朕這段治下的大唐,究竟該誇朕創下亂世,還是罵朕有眼無珠,誤信奸佞,而致天下之亂?”

高力士一凜,低頭不敢回話。

頓了頓,李隆基俄然暴露黯然之色,道:“朕這些年犯了很多胡塗,此中最大的胡塗便是錯信了安祿山,此皆朕之過也,而致社稷遭難,江山蒙塵,朕對不起祖宗,對不起天下士民,若能順利渡此災害,朕定齋戒沐浴,進太廟請罪,今後做個納諫采言的明君。”

李隆基心頭稍定,緩緩點頭。

李隆基挖苦一笑:“忠臣?此時此地,朕還敢信賴‘忠臣’二字嗎?”

現在大唐生亂,長安垂危,李隆基很清楚裴周南阿誰文人把握不了安西軍,若要將安西軍調回玉門關內勤王,起首必必要換一員智勇雙全,並且軍中聲望能鎮得住數萬兵馬的大將,那麼,換誰替代裴周南的位置,擔負安西節度使呢?

“亂世自朕而起,又自朕而逝,豈不成笑?如同人生一場黃粱大夢。”

楊國忠等人紛繁打動地起家施禮:“謝陛下隆恩。”

郭子儀沉聲道:“陛下,老臣覺得,除了安祿山賊子,大唐其他的節度使都是儘忠大唐,儘忠陛下的,安祿山起兵俄然,叛軍推動太快,陛下當速速定奪,不然長安有被叛軍攻破之虞。”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