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為田舍郎_第四百七十七章 潼關換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顧青愈覺心涼:“如此危急關頭,竟然還在黨同伐異,謀奪本身的好處,這個朝堂真是……”

顧青大笑,揚聲道:“韓介!”

顧青緩緩道:“我的安西軍方纔光複洛陽,又在函穀關大戰一場,我籌算讓雄師休整幾日,然後開赴潼關,馳援高仙芝……”

李泌扯了扯嘴角:“我從許州路過洛陽?拐十八個彎也路過不了,當然是特地來找賢弟的。”

“李兄從許州來?許州冇被叛軍攻占嗎?”

顧青含笑道:“李兄有閒事?”

“喬裝百姓最不便利的是,不能騎馬也不能乘車,一起隻能靠走,我從許州一起走來,腿都快走斷了。”李泌歎著氣道。

直到現在顧青才提及閒事。

這個表態不是心血來潮,顧青很清楚將來大唐的走向,李亨是必定要即位的,那麼投奔太子委實是明智的挑選。

顧青沉默半晌,緩緩道:“李兄是客,並且看得出很騷,但是,你是如何看出我也騷的?是誰泄漏了風聲?”

當年的顧青不過隻是長安左衛的中郎將,官職職位不高,直白點說,太子雖正視,但冇到求賢若渴的境地,投奔與不投奔,對太子來講並不影響東宮大局。

李泌擱下酒盞,微醺的神采刹時規複腐敗,眼睛灼然發亮。

在不清楚李泌是敵是友的環境下,顧青決定不能讓皇甫思思露麵,不然軍中帶女眷的動靜傳到李隆基的耳朵裡,不大不小又是一樁費事。

顧青一驚,潼關還冇被叛軍攻破,李隆基已籌算逃離長安了麼?

顧青憐憫隧道:“李兄刻苦了,我與摩詰居士相遇時,他正在清查此事,逼不得已之下,隻好讓李兄代我受過,誠如李兄所言,摩詰居士恰是身強體壯之年,他的拳頭我怕是挨不過……”

“不瞞賢弟,我奉太子殿下之命而來。”

慚愧地揉了揉臉,顧青剛纔吟的這句詩便是二十年後的杜甫所作,詩名就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不謹慎又走了老杜的路,讓二十年後的老杜無路可走。

李泌呆怔半晌,腦海裡刹時對“騷客”一詞重新定義,然後反應緩慢隧道:“就憑你當初那句‘遍插茱萸’。”

安西大營就駐紮在洛陽城外不遠,韓介很快便將酒買返來了,還帶了幾樣小菜下酒,顧青本來籌算讓皇甫思思親手做幾個菜,但擔憂李泌看出皇甫思思女人的身份。

話不好聽,但李泌說的是實話,長安城裡那些落魄墨客真無能出這事兒。

顧青眨眨眼,天子和太子都在長安,東宮屬臣為何從許州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