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對他一如既往尊敬的? 顧青算一個。
楊國忠卻笑了笑,道:“陳相可有想過,陛下為何三番兩次召我等商討此策?”
楊國忠也嗬嗬一笑,盯著陳希烈的側臉瞥了一眼,眼神輕視。
李隆基聞言一驚,接著如有所思地點頭。
說來這位顧賢弟真會折騰,遠在安西都不消停,不知怎地弄出個“平吐蕃策”,天子這幾日連召幾位重臣商討,接連好幾日都是半夜才結束,第二天接著商討。
“此策最妙之處是不必發兵器,以財帛糧草而削敵之國本,上善也。兩國之戰,哪有不冒風險的戰略,陳相非領兵之人,故而為人穩妥,但對我等武夫將領來講,顧青的戰略算是很平和,勝率很大了。”
朋友當然是塑料朋友,但……財帛是真實在實擺在麵前的呀。
寺人走出殿外,朝二位宰相笑道:“二位相爺,陛下召二位覲見。”
敗則重新再來,成則遠邁太宗高宗,值不值得賭?
陳希烈點頭,老頭兒平生保守脆弱,難當大任,但三觀還是很正的,對楊國忠這番談吐頗不附和。
環顧世人一圈,李隆基緩緩道:“顧青所奏平吐蕃之策,無益有弊,利弊難以衡量,茲事體大,不成不察也,故朕但願各位當真思慮,此策是否可行,全在你我君臣一念之間。”
陳希烈點頭道:“安西都護府南接吐蕃,西臨大食,境內諸多未服王化的遊牧部落,可謂內憂內亂,顧縣侯當然勝了一戰,但仍麵對無數危急,若再對吐蕃行此冒險之策,臣恐顧縣侯難以清算。”
楊國忠看完了信,再看看麵前的十隻大箱子,表情愉悅得如飲美酒,舒坦極了。
既然情麵要送,就要送得實實在在,數量少了不痛不癢,人家顧青一定承情,輕易影響兩邊山無棱六合合的友情。
楊國忠決定與顧青的友情必然要再次昇華? 達到山無棱,六合合,纔敢與君絕的境地。
一旁的郭子儀俄然插言道:“臣覺得,此策利大於弊,可一試。”
楊國忠點頭:“顧青之策有些冒險,大唐的國庫恐怕也擔不起如此大的開消……”
劈麵年長幼弟叫得親熱,背後裡不時候刻盯著對方的出息,一旦有出息不穩的跡象,頓時劃清邊界,翻臉不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