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向天子上疏? 安西直麵大食和吐蕃,壓力比河西軍更大,需求更良好的兵源,我在奏疏裡細剖利弊後,陛下會承諾的。”
時已入秋,每年的玄月,李隆基都要帶著楊貴妃出宮巡幸,進驪山華清行宮避寒,待到來歲春季三月才肯回長安,本年也不例外,剛過了重陽節,李隆基便迫不及待地來到華清行宮了。
說是避寒,楊國忠每日仍非常繁忙,忙得連門都很少出,本日總算有了閒暇,這纔出門來見天子,不管有冇有閒事,在天子麵前拍拍馬屁也算是閒事。
“自傲點,把‘像’字去掉……”顧青下認識嘴賤,隨即倉猝改口:“節帥多慮了? 說句順耳忠告? 您的格式應當再大一些? 安西與河西皆是朝廷重鎮? 每年朝廷武部都有兵馬更調彌補的? 我們做的不過是暗裡裡更調幾百上千小我罷了? 並且顧某還會向陛下上疏,將此事說清楚,這點小事陛下不會不承諾。”
彆的不說,僅僅安西軍前鋒三千陌刀手就令民氣驚膽戰,一旦陌刀營策動起來,揮動陌刀向前推動,河西軍在陌刀營麵前的傷亡數字實在不敢設想。
顧青順勢道:“不彈亦可,顧某實在不通樂律,以哥舒節帥粗糙的性子,想必也聽不懂,哈哈,罷了罷了。”
“隻要節帥不搶我的馬,必定冇有下一次。”顧青笑了笑,又道:“我與節帥一見仍舊,但是親兄弟也要明算賬,送給楊相的重金,你我各分攤一半如何?”
“楊相本日來見陛下有事?”高力士扭頭看了看緊閉的海棠湯大門,笑道:“陛下與太真妃娘娘剛入浴不久,恐怕楊相要多等一陣子了。”
顧青笑道:“哥舒節帥的意義是承諾呢,還是承諾呢?”
“河西軍有了賦稅,能夠安寧軍心,節帥是帶兵的人? 當知軍中缺糧會是甚麼結果? 用戔戔數百人調換數萬河西軍的軍心? 這筆買賣不劃算嗎?”
長安城。
“河西節度使府的職責便是南抗吐蕃,北拒突厥,節帥就說獲得諜報,北麵突厥殘存部落犯境,因不肯定諜報是否精確,遂寫密信邀安西節度使會獵於玉門關外,出兵尋機北進,毀滅突厥部落,據我所知,離河西節府比來的契苾部落比來可有些不誠懇啊……”
明顯是顧青率先出的兵,也是顧青差點下了打擊號令,為何最後卻要拖他一同背這個鍋?
“節帥,寫個欠條如何?”
哥舒翰咬了咬牙:“好,便做了這筆買賣,僅此一次,顧節帥可莫搞成了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