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從未如此熱血:二戰美日太平洋大對決_★包變成了勵誌叔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但是就數量而言,在獲得連續聲援後,英聯軍已達13萬人,此中純戰役軍隊有7萬,而日軍三個師團湊一塊兒也隻要3萬人,加上英聯軍的火炮超越對方,糧食彈藥又較為充沛,完整能夠與敵一拚。澳大利亞一家報紙的批評非常悲觀:“比聖誕節葡萄還要多的大炮是會守得住新加坡的。”

貝內特實在恰是這個意義,他當即歡暢地說:“中間,好極了,我們讓小日本嘗一嘗英國的陸軍精力吧!”帕西瓦爾答覆:“是的,再加上一點名譽的澳大利亞軍的辣味!”

第25軍的登岸東西有限。登岸馬來西亞時有一部分海上矯捷船,此次為渡河又彙集了一批摺疊舟艇,加起來有300艘舟船。但是柔佛有1000米之遙,一個來回均勻要1個小時,若將戰役軍隊全數度疇昔,起碼得花上7~10個小時。

山下最不想看到的就是這類景象,特彆是英聯軍籌辦灘頭決鬥的戰略。

背水一戰的窘境,彷彿讓兩人之前的不快煙消雲散,連帕西瓦爾也可貴地做起了勵誌大叔。

來由很簡樸,東北岸是軍港和要塞區,岸邊的混凝土牆老高老高,登岸艇都靠不了岸,日本兵如何爬上來?

如果英聯軍在灘頭的火力集合,冇準兒前麵幾批還冇運過來,前麵幾批就已經死翹翹了。

兩人又爭開了,各不相讓,誰也壓服不了誰。帕西瓦爾就說好好好,冇準兒日軍真的能夠從西北岸登岸,那西北岸就拜托給你守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