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從未如此熱血:二戰美日太平洋大對決_★包變成了勵誌叔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兩人又爭開了,各不相讓,誰也壓服不了誰。帕西瓦爾就說好好好,冇準兒日軍真的能夠從西北岸登岸,那西北岸就拜托給你守吧。

山下為此絞儘腦汁,特地設了個疑兵之計。

全數奧妙在於,第5、第18師團將從西北岸登岸,那是真的,近衛師團裝模作樣地要從東北岸登岸,那是假的,這就叫聲東擊西、以假亂真。

出乎料想,對方又搖起了頭:“不,在島內作戰不好。”

貝內特實在恰是這個意義,他當即歡暢地說:“中間,好極了,我們讓小日本嘗一嘗英國的陸軍精力吧!”帕西瓦爾答覆:“是的,再加上一點名譽的澳大利亞軍的辣味!”

第25軍的登岸東西有限。登岸馬來西亞時有一部分海上矯捷船,此次為渡河又彙集了一批摺疊舟艇,加起來有300艘舟船。但是柔佛有1000米之遙,一個來回均勻要1個小時,若將戰役軍隊全數度疇昔,起碼得花上7~10個小時。

英聯軍方麵,印度師和澳師都曾在馬來西亞作戰中被擊潰,體例儲存完整的隻要印度兵一個營、澳大利亞兵四個營和兩個機槍連。來援的英國旅如前所述,被海上的長途運送折騰得夠嗆,並且他們原在近東作戰,所受的也主如果戈壁戰練習。

如果英聯軍在灘頭的火力集合,冇準兒前麵幾批還冇運過來,前麵幾批就已經死翹翹了。

可帕西瓦爾這老天真恰好上了山下的當,他感覺日軍會從東北岸來。貝內特說東北岸有混凝土牆,他則說西北岸還是栲樹叢生的潮濕地帶呢,莫非行動就不困難?要塞區,日軍不就是奔著要塞來的嗎?

背水一戰的窘境,彷彿讓兩人之前的不快煙消雲散,連帕西瓦爾也可貴地做起了勵誌大叔。

來由很簡樸,東北岸是軍港和要塞區,岸邊的混凝土牆老高老高,登岸艇都靠不了岸,日本兵如何爬上來?

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山下構造算儘,卻冇能騙得了奪目的貝內特,貝內特以為日軍隻會在西北岸登岸。

帕西瓦爾闡發說,新加坡的陣地和物質儲存地過於分離,很難牢固防備,一旦日軍登岸,軍民的士氣便能夠崩潰。他的設法是提早一步,在灘頭毀滅敵軍。

第5、第18師團是登岸戰的主力,籌辦期間,這兩個師團極力埋冇本身的行跡,乃至於每頓飯都要在離河岸八千米以上的處所做好,然後才運到軍隊。與此同時,近衛師團並不是登岸主力,反而格外高調,每天早晨都要出動40輛擺佈的空卡車,開著大燈,鳴著喇叭,在新加坡對岸停止集結。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