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趙為王_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既然決定要拉攏呂不韋,那麼就應當把呂不韋緊緊的綁在趙國的這輛戰車上,如許一來趙國獲得了一名良臣,秦國則永久的落空了一名名相,損秦而益趙,豈不妙哉?

“天道圓,隧道方,聖國法之,以是立高低,有君臣。主執圓,臣執方,周遭不易,其國乃昌。故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

至於一旁的平陽君趙豹,這貨的臉上現在就是一個大寫的“服”字,看向呂不韋的目光也極其熾熱,終究忍不住對著趙丹道:“大王,以豹之見,呂先生如此大才,趙國不成錯過也!”

隻不過這傢夥竟然敢在趙丹這個趙國國君的麵前提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這類說法,也是真夠有膽的···

當然了,就算是冇有同一的現在,這句話對於趙丹這類身份的國君來講,實在也是相稱刺耳的了。

呂不韋一陣衝動,趕緊道:“能得大王賞識,臣安敢不從?”

再說了,固然現在呂不韋實在已經在操縱趙異人成為秦國國君的事情了,但那件事情畢竟八字還冇一撇,現在呂不韋派出去的說客還在秦國當中活動,成不成還是未知之數,為本身留一條趙國客卿的後路也無不成。

趙丹看了一眼身邊的趙豹,想了一想以後,便淺笑的對著下首正衝動著的呂不韋說道:“寡人聽人所言,呂先生曾有一言,提及那秦國質子趙異人,實乃奇貨可居也。不知此事是否失實?”

很明顯,即便還冇有真正的執掌秦國,但是呂不韋的這一套雜家實際,實在已經根基上成型了。

“奇貨可居”,指的恰是那呂不韋想要立趙異報酬秦國國君的打算!

兩邊之間的君臣名分,這就算是定下來了。

“臣聞,昔先聖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平得以公。嘗試觀於上誌,有得天下者眾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於公。故《鴻範》曰:‘無偏無黨,霸道蕩蕩。無偏無頗,遵王之義。無或作好,遵王之道。無或作歹,遵王之路。’故治國之道,必貴公而去私也。”

客卿這個職位就相稱因而國君的幕僚,固然是個虛職,但卻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官”了。

也就是這個時候因為中原大地還冇有真正意義上的同一過,以是呂不韋這句話還能說說,但凡是後代任何一個大一統朝代的天子,聽到有臣子敢說這麼一句話,那麼第一反應就是把這個傢夥的腦袋砍下來。

如果說先前的兩個題目,趙丹所考校的主如果呂不韋隨機應變的才氣,那麼這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題目,就是趙丹此次考查的重點,也就是”治國方略”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