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明月_第86章 齊孫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他就是一根磨尖的矛,卻很輕易一折就斷。

依托較大的作戰空間來調換時候,挪動兵力包抄敵方,以上風兵力速戰持久,這就是後代共軍賴以成名的活動戰。

荀子的文章獨具氣勢的,它既不像莊子那樣,海闊天空、神思飛越,富有浪漫色采;也不像孟子那樣,說話鋒利、氣勢澎湃,具有雄辯家的特性。而是儉樸渾厚、詳確鬆散,卻又淺近易懂。

明月這才恍然大悟,暗想道:“這不就是活動戰實際麼!”

“恐怕與我父親的閼與之戰有異曲同工之妙,作戰,該當決勝於數百裡之間,不爭一城一地之得失。在肯定打擊方向時,要牽涉敵軍,誘使敵軍變更,而後使其化優為劣,最後再出其不料,一舉殲敵!齊孫子兩次威脅大梁,迫使龐涓回援,又乘著魏卒疲敝輕敵之際破之,便是如此。”

……

並且此人兵戈的常例是,隻打毀滅戰!

“不過二者也有分歧之處。”

戰役,隻是迫不得已時,最後的處理計劃,如果能儘量遲延戰役,或者在開戰之前就分出勝負就好了。

直到齊宣王繼位後,曉得田忌是被讒諂的,便將田忌召回海內官複原職,而孫臏也於此時返回齊國。可惜這對火伴已經垂老邁矣,不複當年之勇,田忌冇幾年就死了,孫臏也隻是作為齊宣王的參謀,為他指導一些計謀上的戰略。那段時候裡在他弟子匡章的帶領下,齊軍勇猛非常,強國請服,弱國入朝,與秦國並列東西兩大強國,孫臏著力不小。

本來那在語文講義上作為正麪人物,“身長八尺不足而形貌迤邐”的鄒忌當時是齊國的相邦,卻一貫與大將軍田忌反麵。

明月不解:“批亢搗虛,必攻不守,此乃何意?”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趙括的天稟很高,無疑是騏驥,可汗青上的他,隻是在長平一躍十步,就被白起打翻在地,身故軍破,為天下笑。現現在在明月的指導下如同駑馬普通,一步一個足跡,或許會有不一樣的運氣。

趙括遍讀《齊孫子》後,感慨道:“可惜齊孫子發起對燕國的攻心之計,齊宣王並未放在心上,匡章占據燕國後取子之,醢之,又殺燕王噲,燕國幾近滅亡。可匡章卻不能束縛齊人,士卒淩辱百姓,燕人不滿,群起而攻之。加上秦、趙、宋結合救燕,齊國便隻能撤兵,此事以後,齊國與燕國就結下了死仇。”

活動戰的核心在於避敵主力,誘敵深切,集合上風兵力,各個擊破,如果換成古話,不就是“批亢搗虛,必攻不守”麼!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