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_四 陳敷遊說荷葉塘,給大喪中的曾府帶來融融喜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的,算是有眼力。"曾國藩順著陳敷的手指方向看去,說:"那座墳我曉得,不是哪個特地看的,而是偶然碰上的。""偶然碰上的?"陳敷詫異地問,"如何碰得如許好?""我們荷葉塘傳播著如許一個故事。"曾國藩緩緩地說,"前明嘉靖年間,賀家坳有個賀三婆婆,帶著一個十二歲的兒子,兒子名喚狗伢子。母子二人長年在荷葉塘一帶以乞食為生。那年大年三十,風雪交集,母子倆乞討回家途中,路過兩屏山時,賀三婆婆一腳未走穩,從山上滾到山腳,摔死在一塊石頭邊。狗伢子抱著母親痛哭,想本身家無尺寸之地,如何安葬呢?隻好當場挖了一個坑,把母親埋葬了。狗伢子安葬母親後,便分開荷葉塘,遠走他鄉。四十年後,狗伢子在本土發財致富,三個兒子也都得了功名。他帶著大把錢衣錦回籍,鄉親們都說是賀三婆婆的墳地好。因而狗伢子將母墳補葺一新,並請人年年代他祭奠。""哦!本來如許。"陳敷笑著說,"這賀婆婆葬在大鵬鳥的尾巴上,保佑了先人發財致富得功名,這便是這塊寶地的明證。我現在看中的是大鵬鳥的嘴口,那纔是賽過尾部千百倍的好地。大爺請下山,我陪你親身去看看。"三人一起來到被陳敷稱之為大鵬嘴口的小山邊,隻見此地山嶽三麵壁立,中間一塊凹地。山不高,卻林木碧綠,特彆是那塊凹地,芳草豐厚,雖是夏季,亦青翠綠翠。環抱四周的是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溪中時見遊魚出冇。曾國藩心中讚道:"公然一塊好地。""大爺看此地山環水抱、氣勢團聚、草木蔥蘢、生機暢旺。這類山、水、勢、氣四樣俱全的寶地,世上可貴。"曾國葆這裡瞧瞧,那邊看看,連連點頭:"陳先生說得不錯,這周遭百來裡空中,確切再也找不出一塊如許好的地來。"陳敷說:"自古以來,風水之事不能不講。當年朱洪武貧不能葬父母,禱告上天,代為把守,用蘆蓆將父母屍身包好,淺淺下葬。厥後,掃平群雄,占有天下,打發劉伯溫到鳳陽故鄉營建皇陵。劉伯溫看了看朱洪武父母的葬地,對人說:'本來皇上的雙親葬在龍口裡,怪不得本日坐江山。'"說到這裡,曾國藩、曾國葆都笑起來。陳敷持續說:"葬在龍口出天子,葬在鳳口出皇後,葬在大鵬口裡出將相。大爺,請再也不要遊移,就將老太太的棺木下葬此地吧!"曾國藩歡暢地說:"先生說得好,過些日子,就把棺木移來,葬在這裡。"陳敷又翻開羅盤,細細地測了一番,削一根樹枝插在凹地上,說:"這裡便是金眼的正中處,讓老太太頭枕山嶽,腳踏流水。"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