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_四 陳敷遊說荷葉塘,給大喪中的曾府帶來融融喜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先生會他有何事?"

日上三竿,陳敷起床,曾國藩早已不見。曾國藩將昨夜與陳敷的一番話,擇要奉告了諸弟。四個弟弟,個個歡樂。想當今滿目兵器,各處烽火,恰是男兒爭功名、獵繁華的好時候,莫不是天遣異人來指引方向?曾府高低將陳敷看得如同神仙似的。兄弟五人齊齊伴隨陳敷吃早餐。飯畢,陳敷告彆。曾國藩命荊七取出百兩白銀來,酬謝陳敷看地之勞。陳敷笑了笑,悄悄用手推開,說:"待大爺功成名就以後,再賞隱士不遲。"曾國藩將陳敷送出大門外二裡路遠,國潢、國華、國荃、國葆四兄弟又將陳敷送到賀家坳後,才相互拱手道彆。

"隱士雲遊湘鄉,見離此不遠的兩屏山,有一處吉壤,這塊地,全湘鄉縣冇有任何一人有此福分,唯獨曾府的老太太福壽雙全,可配葬在那邊。故隱士特來奉告曾侍郎。"那人麵露淺笑說:"鄙人恰是曾國藩。"陳敷忙說:"隱士不知,剛纔多多衝犯大人。"說罷,趕緊頓首。曾國藩開朗一笑:"先生免禮。國藩本日在籍守喪,乃一布衣百姓,先生萬勿再以大人相稱。賤字滌生,你就叫我國藩或滌生吧!"關於風水,曾國藩在與家人的手劄中多次談過。道光二十七年六月十八日在給諸弟信中說:"祖母大人葬後,家中諸事順利,祖父之病已好,予之癬疾亦愈,且驟升至二品,則風水之好可知。"又道光二十八年蒲月初旬日在給父母的信中說:"男思好地必峯迴氣聚,其田必膏腴,其山必易生樹木,蓋氣之所積,天然豐潤。若磽田童山,氣本不聚,鮮有佳城,如廟山宗祠各山之童涸,斷無吉穴矣。大略凡至一處,感覺氣勢團聚山川環繞者,乃能夠尋地,不然不免誤認也。"陳敷原覺得曾國藩必然是個城府極深的人,見他如此利落夷易,不覺大喜,不待曾國藩問,便自我先容:"隱士乃江右陳敷,字廣敷,欲往寶慶尋一朋友,路過貴鄉,聞大人,"陳敷話一出口,又含笑改口,"聞大爺已丁憂回籍。欲來拜見,恨無見麵之禮,也不知老太太已下葬否,遂在四周暗裡尋覓四五天,昨日覓到一塊絕好吉壤。故本日專來拜訪。""可貴先生如此看得起,令國藩忸捏。請先生到舍間敘話。"曾國藩帶著陳敷進了書房,荊七獻茶畢,曾國藩說:"剛纔先生說在兩屏山覓到一吉壤,國藩百口感激不儘。實不相瞞,家母棺木一向未下土,為的是在等地仙的動靜。""平常地仙,不過混口飯吃罷了,那裡識得真正的佳城吉壤。"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