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這回就是朱元璋與朝廷的最後決鬥了。”
士誠起兵,在元至正十三年,至二十四年,自稱吳王,二十七年死,由吳王元璋,給棺殮葬。吳會皆平,改平江為姑蘇府,吳王又論功行賞,封李善長為宣國公,徐達為信國公,常遇春為鄂國公,顧風、曹靖安等人皆進爵有差。然後撤除龍鳳年號,改成吳元年,立宗廟社稷,建宮室,訂正樂律,規定科舉。
兩人對著月光,單膝點地,結拜為同性兄弟。
“你投奔了朱元璋?”
顧、曹二人從速行禮:“胡大人,你過分謙了。這些天,承蒙照顧,我們的傷勢纔好得這麼快,我們應當感謝您啊!”
“嗬嗬,看的很準,多加留意吧。”
就如許,顧、曹、胡三人相互過謙以後,甚是投機,一向談天到傍晚,胡惟乾才拜彆。而此時朱元璋並不害怕韓元壽的行刺事件,天子畢竟有天子之威,他仍然與劉基、徐達、常遇春參議北伐之事,並作出作戰打算。過了數日,並不見那韓元壽再來行刺,而顧風、靖安的身材也已經保養好,討伐張士誠之事,勢在必行。
“好吧。”
而此時,白蓮教主茅玉鳳更是大驚。
“誒,靖安,還是我去吧。”
“顧兄,你為人仗義,是吾輩之表率,我們結拜為兄弟吧?”
群雄並起,使江山朋分,寇盜齊生,致乾坤棄滅。臣生於淮河,起自濠梁,提三尺以聚豪傑,統萬民而救困苦。托天之德,驅一隊以破肆毒之東吳,仗天之威,連千艘以誅梟雄之北漢。因百姓無主,為群臣所推,臣承天之基,即帝之位,恭為天吏,以治萬民。今改元洪武,國號大明,仰仗明威,掃儘中原,清除中原,使乾坤一統,萬姓鹹寧。沐浴虔誠,同心仰告,專祈協讚,永荷洪庥。尚饗!”
“智囊老是高屋建瓴。”
回到金陵,朱元璋和徐達等人曉得靖安刺死張士誠,倒是感覺一些可惜,而劉基卻再次找到顧風問其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