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好腦筋不如爛筆頭。高考汗青也是出題考,不是發一張白紙讓你默寫,是12道挑選題、6道問答題。以是必須加強解題才氣,不做題一點兒用冇有,這跟數學是一樣的。數學教員一堂課不成能隻講觀點,冇有例題。汗青也一樣,就是練解題,多做題分就上來了,不做題分必定上不去。光背書不可,當然,不背書更不可。
如果有人問我汗青該如何學,我隻能說懶人乾不了,勤奮人不是事兒,這就是學汗青的體例。
前些年北京市方纔自主命題時,出於對難度掌控的考慮,怕大學教員不體味中學教科書,出題太難,就每門學科都派了中學教員參與,我插手了汗青學科的命題。一個組七位專家,兩位還教過我,是我的大學教員。不怕大師笑話,我在命題組裡乾甚麼呢?第一,給他們沏咖啡,早上起來我第一個趕到,把咖啡沏好。因為我利用電腦極不諳練,以是冇用我打字,不然我就另有一個活兒可乾。第二,當大學教員命完題以後,會很客氣地拿給我看,看看中門生可否接管。
按理說,中學不該該賣力高考,畢業會考完,中學的講授任務就已完成了。以後,你想考北大你就上北大的補習班,你想考清華你就上清華的補習班……高中承擔了不該該承擔的任務,但這是我們冇法兒竄改的,隻能在不公道的環境下,儘量闡揚去爭奪最好成績。
大部分理科生在高1、高二時不以為汗青有多首要,或冇當真學過汗青,上汗青課時是在睡夢中度過的。到了高三,想停止突擊,那是不成的。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你之前欠賬太多,那麼多年冇當真學汗青,隻當真學一年,就想成績跟英語一樣好,那是不成能的。
是以,不要希冀用汗青來補其他科,這是不成能的。文綜是乾甚麼的?文綜是錦上添花的,不是雪裡送炭的,文綜是成事不敷敗露不足的。以是,如果你數、語、英不好,還是先把這各占150分的三科學好,撿肉厚的處所下刀子,分清哪頭兒炕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