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女蛇一起修行_道教門派續五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重玄派: 玄門哲學流派。重(音蟲chong),為反覆之義。其意從《老子》“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而來,該派以重玄之義解《老子》,以為老學要義在於“玄之又玄”,以達到哲學思惟上的無滯。重玄哲學,始於東晉孫登,厥後梁羽士孟知周、藏矜,陳羽士諸柔,隋羽士劉進喜,唐羽士成玄英、李榮、蔡子晃、黃玄頤、車玄弼、張惠超、黎元興、杜光庭、王玄覽,皆闡發重玄之義。重玄家融彙梵學的的“雙遣法”,以《莊子》“有為”、“忘心”說為根本,采佛教廢除妄執意,力求超出玄學,又稱越梵學,將玄門哲學深化為一種“重玄”哲學,這就是玄門的向老莊哲學複歸且深切生長的標記。玄門重玄學既遣有、無,又遣非有非無;有無雙遣,本跡俱忘,遣之又遣,忘而再忘,方入重玄之境。重玄哲在本體論、熟諳論、辯證思惟、修持實際上融會貫穿,為內丹學哲學支柱之一。該派流行於唐,以成玄英最為凸起,後杜光庭、陳景元亦擔當其學說,影響甚大。

升玄派: 升玄為靈寶支派。以信奉《太上洞玄靈寶升玄內教經》而得名。羽士授升玄五戒後成為升玄內教弟子,逐次進級,授以呼應的經戒和法籙,直至升玄派最高一級的無上登天畢券,唐朝後升玄派融入靈寶派。

平靜派:全真道支派。尊北七真之一的孫不二為開派祖師。孫不二,號平靜散人,馬鈺之妻,全真教祖王重陽弟子。卒於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平靜淵貞順德真人”,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平靜淵貞玄虛順化元君”。1926年北京白雲觀抄藏之《諸真宗派總簿》中,記有該派傳代派字,不知其傳承與活動詳情。

老華山派 :宗祖北宋羽士陳摶的一個玄門家數。據《宋史?陳摶傳》稱:陳摶,字圖南,自號扶搖子。毫州真源人(或謂四川安嶽人)。少業儒,後唐長興(930—933)中,舉進士不第,遂隱居武當山九室岩,後移居華山雲台觀和少華石室修道。與隱士李淇、呂洞賓等為友。後周顯德三年(956)被召至京,問飛昇黃白之術。世宗命為諫議大夫,固辭不受。宋太宗承平興國(976—984)間,又奉召至京,甚得太宗尊崇,賜號“希夷先生”。相傳年百餘歲而卒。陳摶好《易》,曾著《無極圖》、《天賦圖》、《易龍圖》等,其《易》學思惟對宋朝理學家有很在影響。他又是內丹術的實際者和實際家,其內丹學說為宋元內丹各派實際奠定了根本。他傳有弟子,但卻冇有開啟道派。《諸真宗派總簿》載有以他為宗祖的道派,名老華山派,係後代所創,始創於何時,已難稽考。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