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方纔感覺衣裳亮閃閃的,還道是甚麼新料子。這衣裳倒也巧。”陽槿安下心來,又細心瞧了瞧陽筠姐妹的穿戴才乖乖坐好,心中卻惦記取小篆的內容。
陽筠收回目光,卻發明周紀在偷偷看她,與陽筠目光相碰時,周紀倉猝將眼神移開,臉上的笑都顯得勉強。不經意掃過周繹,卻見他非常當真在聽陽曦與周道昭談天說地,彷彿並未曾瞧她們姐妹看一眼。
“既如此,你歸去吧,我們提早一刻便到。”陽筠說著,開端教唆丫頭們給她二人找衣服。夏忱見狀,放心腸分開回話去了。
這邊的陽槿忙正襟端坐,略低頭含笑,模樣行動端莊得很,若不是因為才七歲,不免暴露些稚氣,倒與坐在上頭的高氏有七分神似。
陽槿早重視到陽筠姐妹的打扮,陽筱那身色彩還好,又多金飾;跟她們一比,陽筠穿得確切淡了些。聞聲陽筱嚷嚷,她忙走疇昔在陽筠姐妹下首的本身的席前坐了,低聲問:
那“高朋”恰是魏國國主周道昭,二位少年則是他的兩個兒子,世子周紀和二公子周繹。
周紀在進殿後便多看了陽筠好幾眼,直到入坐仍忍不住用餘光去瞧;周繹第一眼瞥見陽筠,略有些驚奇於她的麵貌和與春秋不相稱的氣度,但是那種訝然彷彿隻是一閃而過,以後與她們姐妹見禮倒落落風雅,入坐後更是談笑風生,渾似從未重視到陽氏姐妹普通。
“筠姐姐不曉得麼?本日有高朋。”
等了不到一盞茶的時候,陽曦與抱著陽枍的高氏便陪著客人出去,走在前頭的,恰是陽曦和那位“高朋”。陽筠幾人忙站起來,低頭哈腰以示尊敬,卻都忍不住偷偷打量一下來人。
“陽槿她們去麼?”陽筱早就停了筆,聞言立即問。
“你就冇說你不會?”陽筱笑著問。
陽筠看著好笑,陽筱卻看著熱烈,用心給他添亂,一會兒問“我們坐那裡”,一會兒又問“來的是甚麼人”,一會兒又嚷肚子餓,讓陽楌煩得不可,忍不住拉著陽筠衣袖抱怨起來。
“曉得。”陽筠暖和笑道,“你細心瞧瞧,這衣裳的暗紋都是銀線繡的,鞋頭也嵌了白玉呢。”
“但是,王主,如許是不是素了一些?”印兒忍不住問。
詩曰:相見隻道有來期,來期禍福不成知。若使今夕知來日,莫如未有相見時。
印兒低頭笑了笑,再未幾問,自去叮嚀小丫頭們去找衣服,待奉侍陽筠穿戴結束,剛好快到時候,印兒稍稍整了整衣服頭髮,便扶著陽筠朝著文選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