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華史:禪宗興起_第5章 阿拉伯(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是新宗教的成年禮。

統統讚美,全歸真主,全天下的主,至仁至慈的主,報應日的主。我們隻崇拜你,隻求你佑助,求你指導我們上正路,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19]

為了果斷信奉。

是以,三大一神教一脈相承,秉承了安拉旨意的則是使者(Rasūl,音譯來蘇裡)和先知(Nabī,音譯納比)。先知是能夠以各種體例領受安拉啟迪,並做出預言的人。使者則不但能夠如此,還要負擔安拉付與的特彆宗教任務。以是,先知一定是使者,使者則必然是先知。[14]

典範包含安拉降示的統統天啟,就連猶太教和基督教的也獲得承認。猶太人和基督徒則被稱為“有經人”,比冇有典範和信奉的人崇高。但,正如最巨大的使者是穆聖,最崇高和最完美的典範是《古蘭經》。作為安拉最後的啟迪,《古蘭經》是用天下上最優良也最美好的阿拉伯語宣佈的,是以最靠近安拉的說話,也是安拉旨意最精確的版本。[18]

那麼,安拉為甚麼要調派至聖穆罕默德(他也是以被簡稱為穆聖)來作最後的啟迪呢?

伊斯蘭的意義是順服。

擁戴阿裡的人被稱為什葉(Shi'ah)派,意義是跟隨者或阿裡黨。對峙麵則叫遜尼(Sunni)派,意義是遵循遜奈(Sunnah,先知的傳統和表率)的人。遜尼派直到現在也還是多數派,人數多達天下穆斯林的十之八九。兩派當然也有教義的分歧,但最早的分歧起於誰當哈裡發。

把耶穌說成是基督(救世主)也很可疑,說成神的兒子更是不通。安拉冇有兒子,耶穌是人不是神。他隻是安拉的使者,並且隻是使者之一,還不是最巨大的。最巨大的使者是穆罕默德,但一樣是人不是神。穆斯林隻順服真主,他們對先知的態度是敬佩而非崇拜。至於神的兒子為了替人贖罪而死在十字架上,在他們看來更是無稽之談。[17]

實際上古蘭(Qur'ān)的本義就是朗讀,而朗讀能夠加強信心和凝集力。要曉得,除第九章外,《古蘭經》每一章的章都城有“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這句話,而每次禮拜時都必須朗讀的首章則是如許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