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人說:是不像話,但鄭覃他們也是一片忠心。[177]
一樣,我們也很難控告那些實施架空誣告的人,因為他們以反對寺人亂政為己任,並且為此獻出了生命。何況如果這幾個是小人,難道證明受打壓的是君子?都是君子,又為甚麼要弄失勢不兩立,你死我活?講不通吧?[182]
換句話說,世族係是鷹派,科舉係是鴿派。
藩鎮盤據的同時,朝臣們在窩裡鬥。
鄭覃卻說:頂多讓他做洪州司馬。
不成能再回長安的李德裕在崖州孤傲地走來走去,有次走到一座禪院,瞥見內壁掛著十幾個葫蘆。因而他問:方丈葫蘆裡賣的是甚麼藥?能夠救救弟子麼?
有一次,憲宗天子問:派係鬥爭這麼嚴峻,為甚麼?
鄭覃說:那也不能太汲引。[186]
政見加流派,當然針鋒相對。世族係乃至恨不得廢了進士科的測驗,隻留下明經科。鄭覃就對文宗說:官員有才氣就行,何必還要才藝?陳後主和隋煬帝倒是文采斐然,成果國破家亡。進士也一樣,輕陋劣薄,不堪重用。
的確,他是回不去了。
方丈一聲長歎:那裡是甚麼藥,是骨灰。這些人,都是太尉您當年為了泄私憤,貶死在這裡的。
退朝後,文宗問身邊人:宰相如許,像話嗎?
這話聽起來彷彿在理,實際操縱卻很困難。起碼,我們冇法辯白當時的兩派,究竟誰是君子,誰是小人,乃至不能通過對無辜者的憐憫心來停止判定。因為在唐文宗感慨“去河北賊易,去朝中朋黨難”以後不久,兩派的領甲士物都被打壓架空出京,並且一貶再貶,罪名則都是莫須有。[181]
那麼,兩派窩裡鬥,又是為甚麼呢?
而後的生長一樣令人懊喪。殺了吐突承璀的寺人王守澄也被殺掉,把持內廷的是跋扈放肆的仇士良。成果,李宗閔和牛僧孺都被貶到千裡以外,李德裕則再次拜相,直至官居太尉,封衛國公,達到他政治生涯的顛峰。
鄭覃的朋友也說:那傢夥專搞派係,是小人。
朝臣們卻不承認這一點。
但,要說政局完整由寺人擺佈,天子和朝臣不過傀儡和演員,則未免言過實在。要曉得,勢焰熏天如仇士良,厥後也遭到李德裕抵抗,並因為感到驚駭而申請退休。[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