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賊1_51 酬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鄧舍點了點頭,環顧諸人,說道:“連日來與韃子交兵,諸公多有辛苦。文以謀智,武以英勇。我都看在了眼裡。察罕之以是戰而無功,終究不得不撤兵退走,實際全賴諸位之力。前人雲:‘刑以懲惡,賞以酬功’。明天,調集諸位來,就是為商討戰後的‘酬功’之事。”

隻是,卻有一樁難處。鄧舍躊躇說道:“先生所言,雖為正理。主公卻冇與我冊封之權。”瞧了瞧堂下諸人,像俄然想起體味決的體例似的,又喜道,“是了,我們臨時先會商出一個該誇獎的名單來,然後我奏與朝廷,請主公訊斷便是。甚好!甚好!便如此作為罷。哈哈。”

“若能做到這三條,則我海東此戰固然慘勝,主公初入中原,明智有為、獎罰恰當的名聲卻必能因之而傳誦南北,略加鞭策,必可由此一舉而儘得四海猛士之心並及天下智者之慕。‘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即此意也。”

因為明天群情軍事,是鄧舍明天國上群情散後就決定的。故此,除了洪繼勳,另有李和尚、畢千牛、鞠勝等人也來了。

王士誠好美色,單隻姬妾就稀有十人之多,婢女就更可想而知,少說也得數百。鄧舍入主益都後,專門命人把王士誠的姬妾與侍女,選揀年青貌美、或有一技之長的,留下了部分自用,彆的的悉數犒賞與了立有功績的文武諸臣。

如果說開端的時候,他對此另有些惡感、自責。就比如李阿關與王夫人,感覺本身是奪人老婆,很不好,擔憂會聽到儒生文人的流言諷刺,感覺不安。但是,光陰一久,卻也早已就習覺得常、不覺得意了。

“禮樂撻伐,也本自該為朝廷出。察罕取田豐之濟寧諸路,複攻我海東益都等地,卻為何不見安豐有撻伐行動?豈有撻伐不管不問,由我全軍將士浴血奮戰,報酬功勞卻出自安豐的事理?名不正,言不順。”

那麼,該如何辦?犒賞爵位。

經此益都一戰,他的名聲纔算傳入北國、江南。打走察罕,可見軍功。但是欲待要逐鹿中原,隻要軍功卻還是不敷的,還必須得對天下人表示出來“明主”風采。如何表示?接下來的酬功之舉,恰是個絕好的機遇。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