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賊1_49 真儒 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但他緊接著,就又想到了劉福通、想到了小明王、想到了徐壽輝、想到了芝麻李、想到了鄧三,乃至想到了關鐸、想到了沙劉2、想到了戰死東牟山的潘美,他想到了更多更多戰死疆場的紅巾將士。

“他甚麼也冇說,端端方正向末將行了個禮。”

“那潘美?”

是的,有很多。任職蒙元的漢人、為蒙元著力的漢人,太多了。

受外族統治已久的中原大地上,沉默的漢人終究爆出驚天動地的號令。回溯汗青,自唐末五代至今,北方的沙陀、契丹、黨項、女真、蒙古諸族前後迭興,凡三四百年間,這塊地盤上本來的仆人,——漢人,一再地淪為被統治、被剝削、被宰割的地步。

唐末五代中,有三個朝代,即後唐、後晉、後漢,他們的建國之君都是沙陀人。此中比較馳名的,有李克用、李存勖、石敬瑭等人。

如韭,割複活;頭如雞,割複鳴。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他們有著最為龐大的人丁基數,那機會成熟,他們最不貧乏的,就是豪傑。

然後,他就有了上邊的設法。

2,司吏。

“未曾飲用。不過,聽牢頭說,他卻要了些淨水,盥洗沐浴;也未曾用飯,午間隻喝了水,說是清滌腸胃,好乾清乾淨地去見列祖列宗。”

換句話說,也即:樸獻忠現在的官職,不入流,並且臨時的。

姚好古麵色如常,答覆:“曉得。”

姚好古會不會說,他究竟曉得不曉得,鄧捨實在並不在乎,因為無關緊急。他派人去問,不過例行公事;他深知雙城題目的地點,要處理,靠不了彆人。

“奉告吳鶴年,近似的人才,多多發掘。”三言兩語,略過此事不講,鄧舍問起正題,“你去見那姚大人,如何說的?”

理學傳人趙複,宋亡後,欲以身就義,“月夜赴水自沉”,姚樞救了他上來,說:“眾已同禍,爰其全之。則上承千百年之統,而下垂千百世之緒者,將不在是身耶?”一席話點醒了趙複,自此,“吾道入北”,揭開了新儒學在北方通報的新篇章。

比擬遊牧民族,漢人是誠懇的,他們是勤奮的;農耕民族的賦性決定了,他們冇有侵犯性,因為耕、紡便能夠滿足他們的根基需求。他們的要求很低,他們隻求有塊地盤、有點吃的,能活下去,麵朝黃土背朝天,生個兒子傳宗接代,有個先人擔當血脈,如此,心願足矣。

熱氣騰騰的藥湯,磨難入口。鄧舍端著藥碗,皺了眉頭,一口口嚥下。畢千牛笑道:“苦是苦了點,良藥苦口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