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賊1_49 真儒 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鄧舍的心頭驀地一動,姚好古,不就正如這碗中的藥麼?忠臣賢士,難為己用。他轉輾反側,一夜未眠。

“曉得?身為大宋遼陽行省平章,勾搭韃子,賣我將士,這是甚麼樣的行動?你對此不管不問,倒也罷了;卻又在關平章作繭自縛,陷遼陽入危難的時候,口口聲聲民族大義,要我出軍去救,你美意義麼?我且問你,就不說民族大義,你對得起潘美麼?你對得起戰死東牟山的數千將士麼?你對得起遼陽城中墮入危境的數萬將士麼?”

“收名了麼?”

北宋大儒張橫渠有言:“為六合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承平。”姚樞、趙複兩人的對談,就是為往聖繼絕學的意義了吧!

“司吏。”

“將軍的三個題目,末將一一扣問。”

那兩個軍官粗漢出身,大字不識一個,姚好古的話,他倆茫然不知其意,隻模糊感到了一股凜然正氣,也不由寂然起敬。問話的那軍官道:“大將軍說,恭敬大人的品學,堪為真儒;明日行刑,不忍見大人流血,定以縊刑。大人情願麼?”

比擬遊牧民族,漢人是誠懇的,他們是勤奮的;農耕民族的賦性決定了,他們冇有侵犯性,因為耕、紡便能夠滿足他們的根基需求。他們的要求很低,他們隻求有塊地盤、有點吃的,能活下去,麵朝黃土背朝天,生個兒子傳宗接代,有個先人擔當血脈,如此,心願足矣。

然後,他就有了上邊的設法。

“大將軍最後問你:明日臨刑,你有甚麼要求麼?”

3,上承千百年之統,下垂千百世之緒。

汗青上的明天:

若用水來比方他們,實在最為得當不過。

鄧舍的詰責,字字誅心;姚好古仰天大笑,半晌,他才緩緩說到:“勾連納哈出,本為我姓姚的提出,我有甚麼好羞慚的?不止不羞慚,老子對勁洋洋!兵者,詐也;不詐何有軍?大將軍熟知兵事,何必故作此言?”

吟詩?鄧舍微微驚詫,搖了點頭,心想:“視死如歸麼?”問道:“我送去的美酒,他有無飲用?”

因為水處荏弱,水處卑賤,水善迂迴,水善謙讓。可統統的民族卻都傳播有如許的一個傳說:終究毀滅天下的,不是野火,是水。荏弱的水!一旦達到它忍耐的底限,它儲藏在此中的力量,必將會掀起滔天的巨浪。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