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賊1_39 闖伏 (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張必先答道:“益都戰事未畢,孟、傅兩人尚且仍困在城中,臨時難以返來。”陳友諒取下佩劍,用案幾上的茶碗、文牘堆成益都陣勢圖,提劍指導,問道:“老張,以你看來,益都之戰誰會終究得勝?”

“不在益都,就在濟南。”

陳友諒放聲大笑,道:“老張,老張,你也忒過把細。益都之戰,有何難斷?縱遠在千裡以外,朕也明斷無疑。”張必先恭謹說道:“臣愚笨,願聞我皇詳說。”

……

……

郭從龍待走。文華國拉住他,說道:“如果老張判定的對,那麼韃子的設伏就在我軍前路。前鋒不成冇有勇將。老郭,你智勇雙全,探路之責就交給你了。引你本部,本日提早,不成距雄師太遠,卻也不成距雄師太近。若現韃子埋伏,不要戀戰,當即返來報與本帥曉得。”

接連兩三天,東西兩線、乃至益都、濟南、華山等地,彷彿都不約而同地停歇了兵戈。曆經兩月鏖戰的山東半島,一時候俄然由喊殺震天轉入了看似大要上的風平浪靜。

“臣遵旨。”

諸將都笑。

張歹兒前軍奔馳回報,遇伏接敵。

“沈丘李察罕,以布衣而起,亦不過數年間,即威震中原。兵鋒所到,罕見敗績。縱以劉福通之盛,也非其敵手。想宋盛時,雄師百萬,麵對李察罕的長槍軍,卻幾無抵擋之力。且又敬文重儒,肯禮賢下士。差遣健卒,如用走犬。名譽之高,隆隆炎日。此亦為非常人也。

同一時候,奔赴益都的張歹兒也調出精銳,行走最前。日以繼夜,夜以繼日。便如大雷雨行未到臨的前夕,氛圍窒悶,令人倍感壓抑。這壓抑不但對海東救兵,察罕的各路軍馬亦然也有不異的感受。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豪傑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

張仁甫道:“張帥為人謹慎,遇敵不躁。 且又探明韃子伏軍的標兵,恰是他所部軍中的。當然詳細環境他最為體味。契大人所言固有事理。但以末將以為,韃子設伏益都到底真假,還是應以參考張帥的定見為重。”

那老者不假思考,說道:“小鄧、察罕雖為非常之人,卻也未能與主公相提並論。主公本籍為沛,當以漢高為比較的工具,豈能自降身價,較之察罕、小鄧?”

“聞主公之詞,當調寄《沁園春》。彷彿還冇有吟儘,不知下句是何?”

……

……

鄧舍拍打城牆,眼望元軍夏季圍城,旗號如雲,低聲吟誦道:“北國風景,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表裡,惟餘莽莽。大河高低,頓失滾滾。”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