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賊1_34 交鋒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想當年,他初出茅廬,在毛貴麾下,迭立大功,萬人諦視;又歸王士誠,與趙君用對戰,連斬其所部數員虎將,起到了力挽狂瀾的感化。即使看不慣他的王士誠,也不得不由衷地誇獎他一句“今之羅士信也”,可謂打遍益都無敵手,名揚山東誰不知?

以不傷美人之心,揚兄弟之義為己任,一個牛逼人物的牛逼人生!

千鈞一之際,雲梯上冒出小我頭,龍眉鳳眼。但見其人披掛三層重甲,嘴上叼刀,手中挽槍,攀附如猿,行動迅捷,倒是郭從龍。

高延世仇敵見麵分外眼紅,他剛好便在附近,顧不上肩膀傷勢,揮動馬槊,衝上前來,惡狠狠把郭從龍截住。凡是臨戰廝殺,動輒二三十合的那根基上是非常罕見的。試想,不管攻城、抑或衝陣的時候,前後襬布到處都是仇敵,如何有工夫好整以暇地單打獨鬥?判存亡,常常一招間。

蒙古、色目人構成的營頭,鄧舍送了名號與之,喚作“陷陣營”。

郭從龍不慌穩定,欺高延世有傷,折轉不便、力量使不出來,連躲也不躲,隻悄悄探手,順著他馬槊刺來的方向,一把便將槍身抓住,右手長槍回刺,本來奔其丹田而去的,微微耍個槍花,往下移了點,又傷了他的大腿,笑道:“老鄉年幼,且再饒你一遭。”

第一條,臨陣不戰,無有鑼聲而敢後退者,殺。這個殺,並非簡樸地砍頭,劉楊教出來的刑訊妙手,曾當著他們的麵,折磨死過幾個不聽話的外族刺頭,花腔百出,那全部的過程,叫人看看就毛骨悚然。第二,臨陣交兵,陷敵營者,賞。這個賞,也並非簡樸的犒賞些銀兩之類,表示尤其凸起的,乃至可調出陷陣營,拔擢為軍官。

不知那個在行列中唱起了外族的歌曲,似並非蒙言,也不知是哪一國的色目語。曲調滄桑,歌聲悲慘。一人唱,世人和。恍忽間,有那麼一霎,這歌聲竟彷彿賽過了炮火連天的廝殺,混入迴旋的風中,上衝陰雲。

郭從龍見鄧承誌危急,倉猝按住雲梯,翻身躍上來了城頭,三兩步晃開來刺他的益都士卒,反手撈住個逼近身前的仇敵九夫長,不費吹灰之力,將之丟落城下,三下五除二翻開了門路,大踏步挺槍來救。

陳猱頭本來也用槍,剛纔交兵,斷了槍柄,這會兒換了杆大刀,飛奔過來,更不答話,提刀就劈。

倒是海東諸將,有人頭一個上了城頭。諸人看時,大出料想,卻不是郭從龍,也不是李和尚,竟是鄧承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