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有一點可惜,李察罕他卻隻看到了趙過“很有小鄧之風,時有驚人之舉、不按常理”;卻冇有想到遠在益都的洪繼勳更偶然會“劍走偏鋒、一鳴驚人”,已定下了“引蛇出洞”、籌算將之全殲的戰略!
軍法官出列應道:“末將在!”
“噢?那不知第二個啟事是甚麼?”
“常理來講,如果他是想撤退,本日得勝以後,放心有恐憂,不會再輕舉妄動;而如果他是想逼老夫走,則本日得勝後,為穩軍心,必然會很快再來犯我。
……
趙過手撫茶碗,笑而不語。
年前年後,一向抱病。總計:感冒兩次、蕁麻疹、咽炎、疑似結腸炎,折騰壞我了。
“主公感覺他會是甚麼意向?他又到底是想撤退、還是想逼走主公?”
“推、推出去,砍了!”
察罕帖木兒還是嘿然笑道:“求之不得。”
佟生養也出列,膜拜說道:“老李雖犯軍紀,但我軍與曹州之戰纔剛開端,臨勁敵而斬大將,是不吉呀!如果以就把老李斬了,豈不長仇敵的威風,滅自家的誌氣?……,末將也大膽哀告大人饒他一命。”
終究,趙過表示親兵把李和尚帶回,說道:“罷、罷了,既然都替你討情,便、便看在鞠大人與諸將的麵子上,饒你一命!且、且回軍中,好好想想你的錯誤!來、來日再戰,若再有違軍紀,定、定斬不饒!”對諸將說道,“你、你們也都散去罷,好生整治本部,以、以待來日再戰。”
……
察罕帖木兒哈哈大笑,說道:“知我者,先生也!”
佟生養和胡忠偷偷對視一眼。胡忠往鞠勝的位置努了努嘴,佟生養心領神會,便就擠眉弄眼、朝鞠勝看去。
這段典故,海東文武人儘皆知。鞠勝此時引這句話,企圖很較著,不過乎是提示趙過,何不學習一下鄧舍,給李和尚一個改過的機遇呢?
“不管他是想撤,還是想把老夫逼走;他必定比老夫焦急。以是說,看似他是打擊的一方,實則主動權卻在老夫手中。……,誠如先生所說,此番我軍隻是‘智勝’,燕賊氣力未損,毫不成冒然輕動。‘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故此,老夫決定以靜製動。”
他是鄧舍的義弟,麵子不能不給。
這文人和武人就是不一樣,不管趙過的實在設法到底是如何,隻從大要上看,鞠勝的討情遠比佟生養、胡忠的討情有分量很多。――他把鄧舍和郭從龍的故事都搬了出來!趙過能不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