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的風_第十七章汪精衛的開幕詞(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赴會采訪的《中心日報》的一名記者起首請胡適先生談談對時勢的觀點。胡適略為思忖,隨即侃侃而談:“各位,眾所周知,我之前曾主張多研討些題目,少談些這個阿誰主義。但是當今之世,日寇欺人太過,偌大個華北,已放不下一張溫馨的書桌。再如許下去,國將不國,還談甚麼研討題目、科學救國!當今最大的題目,就是天下同心,把日寇趕出中國!”

中日已開戰,旅途再冇有那麼順暢,插手“廬山說話會”第一期的代表都降服旅途的各種險阻,從天下各地趕奔廬山。

(二).

聞名教誨家張伯苓先生,平時說話辦事是那麼的安穩、慎重,這時也忍不住情感衝動地說:“南開的大學,中學,小黌舍,能夠說凝集了老夫我平生之心血,烽火一燒,難以保全。保不住就不保了,決不能向日本人屈就!打爛了‘南開’能夠再重修,國度一旦滅亡了,還談甚麼教誨!”張伯苓說著,禁不住熱淚盈眶,聽者無不動容。

世人正在群情紛繁,忽聽有人大聲說道:周恩來先生來了。

傅斯年緊接著又補了一句說:“再如許下去,全中國群眾都要成‘遺民’了,‘王師’又在那邊呢?!”

1937年7月7日,中日在盧溝橋那已開打了,百姓當局纔在廬山召開各黨各派、各界名流插手的“廬山說話會”,共同參議國事。當時以百姓黨中心政治委員會主席汪精衛和百姓當局行政院院長蔣介石的名義,聘請各黨派、各民主個人、各界名流到廬山召開“說話會”,也就是同一思惟,調和步調唄。

歸去的路上,陶希聖還是一臉的不歡暢。

(一).

6月23日,張群以中政會秘書長名義,向天下各界名流正式收回請柬。被邀者計200餘人,說話日期製定於7月15日至8月15日,分三期停止。

周副主席的一番話遭到各屆名流的分歧附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