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 龍膽草 梔子仁 黃柏 黃連 黃芩(各一兩) 大黃 蘆薈 青黛(各五錢) 木香(二錢五分) 麝香(五分,另研)共為末,神曲糊丸。每服二十丸,薑湯下。
婦人科方
厥陰
白頭翁湯白頭翁(一錢) 黃連 黃柏 秦皮(各一錢五分)水二杯,煎八分,溫服。餘詳於《時方妙用・附錄傷豪門》。
此方全用撐法。當歸、川芎、白芍養血活血者也,濃樸去瘀血者也,用之撐開血脈,俾惡露不致填塞。羌活、荊芥疏浚太陽,將背後一撐,太陽經脈最長,太陽治則諸經皆治。枳殼疏理結氣,將麵前一撐,俾胎氣斂抑而無停滯之虞。艾葉暖和子宮,撐動子宮則胞胎靈動。貝母、菟絲最能滑胎順氣,將胎氣全部一撐,大具天然活潑之趣矣。加黃 者,以是撐扶元氣,元氣旺,則轉動有力也。生薑通神明、去穢惡、散寒止嘔,以是撐扶正氣而安胃氣。
滾痰丸(王隱君) 治一實在痰異症。妊婦忌服。
十棗湯(《金匱》) 治懸飲內痛。亦治支飲。
化痰丸(王節齋) 治津液為火燻蒸,凝濁鬱結成痰,根深蒂固,以此緩治之。
五淋癃閉赤白濁遺精方
當歸承氣湯(秘傳方) 治男婦痰迷心竅,逾牆越壁,胡言亂走。
熟地(七八錢) 山茱萸 懷山藥 茯苓 枸杞(各三錢) 細辛 炙草(各一錢) 川芎(二錢) 肉蓯蓉(酒洗,切片三四錢)水三杯,煎八分,溫服。
龍膽瀉肝湯 治脅痛,口苦,耳聾,筋痿,陰濕熱癢,陰腫,白濁,溲血。
苓桂術甘湯(《金匱》) 治胸脅支滿目炫。並治飲邪停滯心肺之陽,令呼氣短。
當歸(三錢) 芍藥(一錢五分) 熟地(五錢) 棗仁(二錢,炒) 茯神(一錢五分) 遠誌(五分) 陳皮(八分) 炙草(一錢)水三杯,煎八分服。氣虛,加人蔘;經滯痛,加香附。(按方雖庸陋,能滋陽明之燥,故從俗附錄之。地黃生用佳)當歸散(《金匱》) 瘦而有火,胎不安者,宜此。
一味大黃散鹿茸酒二方見上“三字經”注。
人蔘敗毒散方見《痢疾》。
方見《中風》。
竹葉湯(《金匱》) 治產後中風,病痙發熱,麵正赤,喘而頭痛。
傷寒方
葛根湯葛根(四錢) 麻黃(三錢) 生薑(三錢) 甘草(二錢) 桂枝(二錢) 大棗(四枚) 白芍(二錢)水三鐘半,先煎麻黃、葛根至一杯,去沫,入諸藥,煎至八分,溫服。微似汗,不須啜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