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
自楊致潛入賽音山達王庭,與小巧同夜刺殺了托都可汗與左賢王察爾罕以後,突厥便分裂為東西兩部。大夏出於計謀考量,在西突厥圖邪可汗歸天以後,助其季子索力王子登上汗位。在大夏的拔擢下,近年來西突厥在與東突厥的牴觸中業已穩占上風。
天子接到駐守朔方的討虜大將軍曾賢明奏報,草原蝗災確有其事,隻能比及入夏季氣苦寒,纔會得以減緩。天子很風雅的承諾免除西突厥一年貢賦,對於援助糧草的要求則謹慎的大打扣頭,隻承諾賜與二十萬石。
楊致皺眉道:“你每日呆在宮中,如何不勸一勸天子?來找我又有甚麼用?”
“東西突厥的地理前提相差無幾,西突厥發作蝗災,莫非東突厥便能夠倖免?當年我悍然斬殺國師忽爾赤,索力王子仍然情願與我構和,締結和約。可見現在的索力可汗並非善類,啞忍待機隻為生長強大。近年來西突厥穩占上風,便意味著兩部對峙相持的局麵已然失衡。大夏本應設法打壓纔是,現在卻反倒免除貢賦,援助糧草,豈不是聽任其坐大?”
趙啟的身份不管是越王還是太子,出入楊府向來都如自家後院普通隨便,楊致對他這一點也深感無法。
趙啟聞言並未大驚失容,而是沉默半晌,開口問道:“依你們看,現在應當如何挽救?”
“我敢斷言,今冬明春,索力可汗必會攻滅東突厥,一統大漠。三年以內,或許索力用不著再等三年,突厥與大夏必將再有一戰!”
楊致侃侃而言道:“實話就是皇上與太子此舉,是好了傷疤忘了痛!突厥自古以來便是我中華王朝的北方勁敵,為甚麼會長年南下犯境,燒殺劫掠?因為他們要儲存。突厥固然邊境泛博,卻大多氣候苦寒,不宜耕作。他們隻能逐水草而居,遊牧而生。一旦遭受天災,他們的儲存前提、醫療前提遠遠比不上中原王朝,不南下劫奪,他們吃甚麼?隻要這個題目一日不得處理,便會一向存在!”
見禮奉茶落座以後,趙啟笑意盈盈的道:“天氣已然不早,我就不再囉嗦了。二位方纔所議。但是為突厥來使一事麼?”
徐文瀚憂心忡忡的接話道:“或許是臣多慮了。不知太子可曾想過,突厥與南楚素有勾連,如若索力可汗此次遣使來朝,是經與南楚密商以後的第一步呢?恕臣妄言,皇上業已年老,這番急著冊立太子,恐怕隨時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