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了點頭道:“嗯。稍後我自有安排。最末一人,你且上前說話。”
最末的年青人回聲上前,對楊致躬身長揖行了一禮:“小人馬周,見過大人。”
安設好了馬家兄弟,天氣尚早。楊致正想劃算以後幾日在濟南的路程,秦空雲主動相邀道:“你想早日見到你的小巧夫人,我也想早日見到我家二弟與弟婦。不如我們出去走一走,也好讓我去見地見地你家的財產?”
雖說是和藹生財,但金利來的端方確切大了一些。與金利來有買賣來往的人,大多並非善類。要麼是財雄勢大的富商富商,要麼是吵嘴通吃的一方大豪,不見棺材不落淚的大有人在。
上前拍了怕小廝的肩膀,順手遞過二百兩銀票給他,笑道:“你很好。應當是英娘夫人的舊部吧?不過下回千萬要記著,不管是誰到訪,起碼要問一問他的名字。你知不曉得,這裡的端方是我定的?”
當日楊致不好抹了馬成的麵子,才“莫說一個、十個都行”的隨口應下,實在並冇有過分當作一回事。不想馬成竟是當了真,竟然真的弄來了十個馬姓本家後輩,早早守在濟南等他!
出乎料想的是,這一夥十人給楊致的第一印象,竟然與心中先入為主的兩個“要麼”彷彿不太搭界:固然都是二十歲高低的年紀,身著長衫卻大多膚色烏黑、粗手大腳,目光中儘是不知所措的怯畏,就差額頭上冇寫“農夫”二字了。
楊致本想親眼看看,金利來分號在安保方麵究竟是個甚麼章程。目睹小廝臉上的笑容漸顯生硬,而這碗閉門羹的味道,又楊致非常對勁。再折騰下去,不過是拿自家人立威,反倒讓秦空雲看了笑話。適可而止吧!
餘下世人一一簡樸扣問,環境大抵無二,無一不是出身赤貧之家。常日恐怕都是族人眼中的累墜,巴不得他們自餬口路。楊致不由對馬用心生敬意:這才叫目光長遠的造福鄉梓,高人啊!趨炎附勢的錦上添花毫偶然義,救人所急的雪中送炭換來的交誼,那才最為可靠!
此人神采安靜,目光中並不像其彆人一樣怯畏慌亂,兩手虎口處亦無老繭。楊致當真打量一番,笑道:“馬周?那但是初唐名相啊!看模樣讀過書?可有功名?為何來此?”
帶不帶侍從都無所謂,楊致與秦空雲徑直出了門。
小廝臉上的笑容始終不減、恭謹有禮,軟中帶硬又應對得體。
小廝賠笑道:“這位公子,如果慕名而來或是朱紫舉薦,自會曉得小號端方,請恕小人不再囉嗦。凡是前來關照小號的高朋,無一不是大主顧。小人絕無驕易之意,還望公子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