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楊炎又開端為另一件事牽腸掛肚了。這天早晨與楊致籌議道:“致兒,這幾個月你把四海樓運營得很好,既掙了錢又給咱老楊家掙了麵子,我感到很欣喜。但爹內心一向掛念著一樁比買賣更首要的事,想讓你抽幾天時候出來到廬州去一趟。”
“你慌甚麼?頂多白給他們吃喝一頓,從速打發走就是了,免得影響我們晚間的買賣。”
大夏周邊暫無戰事,百姓們都由衷盼望能過上兩年平靜日子。楊致卻冇有那麼悲觀,這段時候幾近每天都在街頭販子流連,他是在停止一項很首要的物價調查。
農曆武成二十四年七月,大夏承諾每年向突厥進貢多少,和議遂成,突厥自朔方退兵。同年玄月,南唐太子大婚,夏帝遣使前去金陵致賀,欲與南唐盟約修好。自夏帝次子寧王李當率軍攻占隨州後,南楚已全麵處於守勢。
喝茶的人頓時起了身,另一人也愣住了腳步。二人互望一眼,一齊盯著楊致看了半晌,身材略為肥大的年青人很不規矩的舉頭問道:“你就是楊致?”
楊致深思,老爹這麼多年來冇少乾那些個缺德破事,二人十有*是衝著老爺子來的。笑道:“那二位本日到此,是特地來尋我四海樓的倒黴了。不知家父或是鄙人有何獲咎之處,還望二位明言。”
在楊致看來,對一個十七歲的青年來講,結婚還是一件很悠遠的事,他壓根兒就冇想到那上麵去。苦著臉道:“爹,您想想,誰情願把女兒嫁給一個傻子呀?兩家已多年冇有來往,人家女人說不定早就嫁人了。何況我現在結婚也太早了點,還是過幾年再說吧!”
本來不鹹不淡的四海樓俄然間買賣火爆,不免有人眼紅。平時也常有地痞惡棍上門挑釁惹事,不過是敲點竹杠混幾頓吃喝。楊致為長遠計,不肯在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過量膠葛,隻要不是過分度,地痞惡棍們的要求凡是能獲得滿足。所謂伸手不打笑容人,一來二去,倒落了個豪放仗義的好口碑。
楊炎歎道:“兒啊,我們楊家子嗣薄弱,爹隻要你一根獨苗。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過了年你就十八了,也該結婚了。爹如果能早點抱上孫子,也算了了一樁心願。我年青時候到廬州闖蕩,與東城老沈家給你訂了門婚事。沈家雖是敗落的官宦人家,卻也是家道殷實的書香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