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本年正值馬年,以是一大朝晨,還不到七點鐘,但神山腳下,就已堆積了很多人群。
那是一座比起神山岡仁波齊還要高出很多的山嶽,從東麵位置望去,整條山脊就如刀鋒一樣,峻峭非常,帶著一股斷交,一股堅固。
十九卻聽不懂故事裡想要表達的意義,一會兒痛斥岡仁波齊見異思遷,一會兒攻訐瑪旁雍錯趁虛而入,再一會兒,又為納木那尼的癡心剛強深感可惜。
再昂首,舉目則是一如往昔的湛藍與精深,不經意的一瞥,隨時隨地,全部蒼穹與山嶽閃現出的巍然壯闊,都能令人感遭到一份無關風月、隻關信奉的彭湃激昂。
葉晴用真氣屏住呼吸,感受還好,十九就冇她那麼輕鬆,不但要用力捏住鼻子,還要用紙巾捂住嘴巴停止呼吸。
這座號稱“阿裡之巔”的神靈之山,海拔6656米,峰頂四時冰雪覆蓋,白雲環繞,山嶽四壁對稱,閃現圓冠金字塔狀,就如許被浩繁奇峰環繞著,模糊隻暴露一角,偏這一角,又帶著勢如破竹的氣勢,好似一柄鋒芒畢露的寶劍,直插雲霄,極具視覺和心靈震驚力。
“看,那就是‘聖母之山’納木那尼峰。”
悍馬在高速公路上飛奔,從普蘭舊城解纜,穿過聖湖瑪旁雍措,一起向北,不到半個小時,就來到了岡仁波齊峰山下。
現在神山纔剛解封不久,那些慕名而來的驢友因為不懂地形,不敢瞎跑亂竄,隻能乖乖跟在藏佛信徒的屁股前麵往轉山路走,隻要像他這類山裡長大的本地人,纔敢冇頭冇腦地四周蹦躂。
“他們來意不明,又比我們早一天出來,看來我們必須加快腳步,趕在他們之前達到才行。”石磊慎重說道。
所幸如許的磨練並不悠長,差未幾破鈔一個多小時後,他們終究走出這片漸漸無邊的密林,重新找到了那條逶迤僻隱的山間小徑。
岡仁波齊就如許與納木那尼遙遙相望,二者相隔一百多千米,中間則是聖湖瑪旁雍錯,悄悄俯臥在兩峰之間。
“各位,我們從這邊走,不消急著跟旅客們擠山路,還是也能爬上去。”
岡仁波齊作為環球聞名的佛教聖地之一,山體核心,共有八座寺廟各據一方,到處梵音繚繞,相傳佛經上麵所著的須彌山,指的便是這裡。
一下車,十九就被麵前這座巍峨矗立、白雪皚皚的神山所震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