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_第五百八十九 為何要融入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講到這裡時,秋師兄問到:“你有甚麼感受嗎?”

有位居士是修淨土法門的,一天俄然看到淨土的各種瑞相,諸如地盤是黃金鋪的等等。我就問她:“你是如何修行的?”她說“我睡覺的時候想著佛,用飯的時候想著佛,走路的時候亦一樣想著佛。”噢!本來她把全部身心都融入到淨土法門當中了,因為她身心清淨,以是淨土現前。

以是修了這麼幾十年,還是個老胡塗。這要怪本身!我們檢驗一下本身有冇有每天花上6、七個小時好好地去勤奮呢?坐在那邊,究竟是在想佛,還是在想蒔花,還是想其他的甚麼事情?以是修行人在平常餬口中,掃地、做飯統統時中腦海中都在想著佛,而不是想本身。

雖說心性聰明是統統眾生本具的才氣,但是因為出於各種身分的停滯,眾生普通都很難認出自心賦性。大美滿心髓部的不共之處就在於上師的加持遷入弟子的心中,從而使弟子無誤地證悟實在的心性聰明。

總之,如果修行很多年還冇有殊勝的感到境地,這有三種啟事。第一,能夠是體例不恰當;第二,不敷精進;第三,業障很重。以是要經常在佛前禮拜、懺悔、做供、發願,常思本身的錯誤。為何彆人修行能獲得各種的境地,而我冇有呢?為何前人易得,而我們當代人卻不輕易修呢?這必然是我們不敷精進、不敷悲心悲願。

他起首誇大:實際中太多的人把淨土宗的唸佛法門看得太簡樸了,覺得念一句佛號便能夠了,這是弊端的,真正的唸佛法門,能夠說是廣博高深,奇妙無窮。

現在的人,梵學知識學習一大堆,每天聽法師講經,聽了很多,但冇有一樣去照著做,那也即是冇聽一樣,這個耳朵進,阿誰耳朵出,有甚麼受用呢?

我有潛台詞不美意義直接說出來,我有個感受,前麵所說的,包含那本子上記錄的,隻叫你想甚麼、念甚麼、禱告甚麼等,不說為甚麼,隻讓如何辦,不像是我之前學習的門路,即便講授體例鹵莽,也不該如此霸道吧。

他的名字叫吉美嘉威紐古,是持明恐懼洲尊者座下最為傑出的弟子,他也是第一世蔣楊欽哲仁波且與巴珠仁波且的底子上師。吉美嘉威紐古在與世隔斷的雪山山洞中,長年閉關精學習持大美滿法,期間冇有任何施主,餬口資具與飲食極其窘蹙。一天,當他完成午後的一座修法,走到洞外,瞭望長空時,他瞥見一團龐大的白雲高高懸浮在湛藍色的天空中,內心驀地感到他的上師持明恐懼洲尊者、以及曆代傳承祖師正處於雲團之上,因而情不自禁地向他們猛厲作著祈請,最後他終究昏迷倒地。當他醒來時,情意完整與上師符合,當下證得法爾自成的本覺地步。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