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平天_第十章 端平入洛 相位之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當時金國方纔被蒙古結合南宋而滅,蒙古雄師北撤休整,河南空虛,乃是光複河南的良機。時任淮東製置使的趙葵看出了這一良機,提出了進軍河南,據潼關而守黃河,光複東京開封、西京洛陽、南京歸德這三地故京,光複中原的打算,這便是端平入洛的全打算。隻是打算雖好,履行卻不到位,使得通盤落敗,還蒙受極大喪失。

而史嵩之想要入朝為相,就不能在襄陽這等軍事重鎮上具有太強的影響力,以免有擁兵自重之嫌。占有相位,再在處所上手握重兵,這天子哪還敢再放心去用。對於天子拆解打散他在襄陽的權勢,史嵩之也隻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需求的時候還得主動共同。入朝為相,就不能再擁兵自重,這本也是題中應有之意。

但史嵩之倒是一個為達目標,不吝手腕之人。當時天子嚴令,而鄭清之亦勢大,進兵入洛的打算已難以禁止,以是他也隻要承諾了下來。但在接下來的戰事上,他在火線督運糧草卻多加推拖諉頓,終究使得火線兵馬糧草不濟而致大敗。當時火線非是無糧,而是有糧史嵩之卻找各種藉口以遲延,以使得火線糧草不濟。

史嵩之也是當時上表持反對定見的人之一,不過他的反對卻不是為了給喬行簡打動手,而是為了他本身。

而史嵩之運營襄陽十餘年,根深蒂固,影響力極大。如果臨時撤去史嵩之京湖製置使一職,換人頂替,新任在短時候內必定難以節製京湖局麵,對出兵入洛倒黴。以是理宗天子與丞相鄭清之終究還是把端平入洛督運糧草這一重擔交給了史嵩之,並對其多加皋牢。

而理宗天子也是因為端平入洛的失利,看清楚了史嵩之對於襄陽的影響,以是在調史嵩之入京為官後,才用心把呂文德這個跟史嵩之不對於的趙葵的部下安插到了襄陽去。同時,把襄陽史嵩之部下一係的官員,也各自調去分歧處所,使史嵩之在襄陽的權勢不能再抱成一團,尾大不掉。

若讓端平入洛的打算勝利,不但趙葵會因功位居其上,支撐並主持這一打算的鄭清之也會因功而相位更加安定,他便冇有了入朝爭相的能夠。以是,他也死力反對。

呂文德聽罷,忙謙善道:“相公過譽了,文德不敢居功。此次襄陽大捷,一是尹真人於十萬蒙古雄師中刺殺敵酋忽必烈,使敵軍群龍無首,士氣大喪,遂能得此大捷;二是相公您苦心運營襄陽十餘年,使得襄陽兵精糧足,這才氣為我們此次大捷打下根本。不然若襄陽糧秣不敷,兵員不精,早已被蒙古一戰而下了,何來我們今曰大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