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性研討
他在闡述中,以中、日二國之間佛教交換內容居多,采取處所誌上彙集的質料與外洋漢學專家的相乾論文,加以評析,特彆重視到了日本學者《日中文明交換史》(木宮泰彥著/商務印書館出版1980年版)的觀點,並拔取了幾個浙江與日本交換最頻繁的處所,諸如,杭州、寧波、露台山、餘杭徑山與日本的佛教文明交換;都城臨安與日本的文明交換;
林淨因的第七代世孫林宗二擔當祖業,製作饅頭,並編輯一本書,叫《饅頭屋本節用集》,將先人製作饅頭的經曆加以總結,成為傳家寶,也成為日本飲食史的首要著作之一。
他記敘了中、日官方來往與僧侶來往,浙江東渡日本的有鑒真、義真法師等;
一九八六年,杭州市長鐘伯熙到日本拜候,有日本人自稱林和靖後嗣,聘請鐘市長到家做客,鐘聽到,奇特了,書上不是說,林和靖是“梅妻鶴子(注2)”嗎?那來先人?
註釋:注1,《中國與亞洲諸邦交換史》中國國際播送出版社1998年版;《唐宋期間浙江與日本的佛文明交換》(杭師院學報/社科版1997年);《元朝浙江與日本佛教交換》(《杭師院學報/社科版》2002);《東渡日本的浙江當代名僧》(《中國與亞洲諸邦交換史論文集》2002年)《元朝浙江與日本的佛教文明交換史》(《杭師院學報/社科版》2002年);《南宋的中日佛教文明交換》(《杭師大學報社科版》2000年)、《中國當代食品東傳日本史述》(《杭師大學報/社科版》1998年)。
在他的《南宋杭州與亞洲諸邦交換》中,按照史實,一一作了交代與闡發。
注3,江、河、海指,江,指錢塘江;河,指江南運河;海,指明州港、杭州港對外海運。
明州(寧波)海港都會與日本的文明交換。
這個日本人,川島英子取出了世代傳授的家譜,家譜上切當地寫著,這個家屬第一代到日本的先祖叫林淨因,為林逋(和靖)後代。
林對於浙江的對交際換研討,由來已久,一九八一年在《杭州商學院學報》上刊載論文《試論當代寧波外洋貿易的生長》就見端倪,這是他第一篇關於浙江對外洋貿易來往研討的論文。明州,也就是明天的寧波,為當代浙江對交際往首要港口之一,特彆是對日本、韓邦來往。一九九八年,他主編的《中國與亞洲諸邦交換史》由中國國際播送出版社出版,此書將他幾年來吳越國、南宋以及厥後的官府、官方對亞洲諸國的來往研討與相乾論文清算彙編成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