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輔大唐_醫話一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八年前,我方纔涉醫,在鄉間村級衛生院做一名護理職員,一天早上,來了一名婦女,抱著一名七個月的女嬰,坐診的老大夫診斷為急性胃腸炎,嬰兒嚴峻脫水,手足厥冷,昏倒不醒,叫我拿處方給她輸液,我看處方,有氨苄青,654―2,碳酸氫鈉,能量等,消炎,改正脫水。輸液過程中,患兒一向下利不止,據我察看,輸液四個多小時,一向下利不斷,大抵輸進的液體,冇有拉出的多,下午六點,婦女焦心的抱著孩子,大夫叫她明天抱來持續輸液。我內心暗想,拉的比輸進的多,患兒病情冇好轉,並且在減輕,我當時在自學傷寒論,冇用過經方,想給她用理中湯,覺抱病重藥輕,又想到四逆湯,可冇用過不敢用,再說我當時人年青,,患者家眷也不會信賴我,萬一挽救不過來,大夫和家眷都會怪我的藥有題目,就如許,內心撤銷了中藥醫治的動機。第二天早上,就傳聞這個患兒在淩晨兩點死了!以後我一向指責本身,好長一段時候,閉上眼睛就會看到患兒當時的景象。想想,大夫的醫學程度太差,誤人誤己,因而,除了上班時候,苦心自學傷寒論。

傷寒論中,通脈四逆湯加膽汁人尿,是吐無所吐,下無所下,陽氣將亡,陰液將絕,四逆湯回陽,加膽汁人尿救陰液,膽汁人尿乃血肉有情之物,補陰最快,但當代西醫輸液補陰液更快,隻是一定能追回外脫之陽氣。白通湯加膽汁人尿,是製止藥物格拒,即所謂反佐,引陽藥入陰,如無格拒征象,斷不成插手而毛病薑附之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