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_青銅藥壺之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光緒二十五年,青城山遭受百年不遇的雪災,玄舟的藥壺在救人時不慎跌落山澗。他冒死從冰水裡撈出藥壺,發明壺底火門已裂出新紋,卻剛好構成"活"字——而後用這壺煨藥,竟能讓乾枯的陳藥重新透出潮氣。臨終前,他撫摩著孫子的龜甲胎記,指著藥壺說:"記著,壺上的每道紋,都是曆代醫者在絕境中逼出的活路。真要謝藥神,就謝我們掌心的老繭、眼裡的病患,另有這壺底永久燒不儘的——醫者心火。"

葉承天的指尖剛觸到壺身,涼意竟透過掌心傳來——這青銅明顯帶著體溫般的溫熱,卻在觸碰到《令媛方》殘句時轉為沁涼,彷彿千年藥氣正順著筆墨頭緒流淌。他重視到龜甲紋的裂縫間嵌著藐小的炭粒,呈北鬥狀擺列,恰是《炮炙真經》裡記錄的"七星煨藥法"火路圖,而在壺嘴的鷹嘴形流口處,刻著極小的"思邈"二字,筆劃間填滿了暗紅色的藥鏽,細看竟是用硃砂與血竭調和的封漆。

老郎中靠近細看,發明落款四周的銅質微微泛紅,像是被某種藥氣浸潤千年:"家祖說,真人鑄壺時會在落款處滴入本身的指尖血,讓藥壺感染醫者的生息。"他的手指撫過"邈"字未收的筆端,俄然想起父親臨終前的話:"龜甲紋裡的留白,是給後代醫者改方的餘地。當年真人用赤焰石煆紫石英,碰到梅雨季就會在桑皮紙裡加茯苓粉,這便是'活口'的真意。"

"鬆為百木之長,其火能通草木之性,亦能引礦物之精。"他取來雲台鬆明火,這類富含鬆脂的火絨,燃燒時能產生穩定的藍焰,溫度剛好達到紫石英的煆製臨界點。初次實驗時,壺身龜甲紋因受熱而閃現微光,與紫石英大要的金斑構成共振,三炷香後取出,本來堅固的晶體竟閃現出層疊的片狀佈局,如冊頁般可天然剝離。

"下次進山,記得在赤焰石層多待半日,看看中午陽光如何穿過石縫,在紫石英上畫出新的紋路——真人留的活口,就在這六合萬物的竄改裡,在每個醫者情願俯身察看的眼睛裡。"

懸壺秘火

龜甲紋的啟迪: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