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_古籍迷蹤之藥櫃暗格裡的傳承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 服從主治:溫補心陽,活血通脈,散凝寒而破瘀結。主治心陽不振而至的胸痹肉痛、畏寒肢冷、脈遲或結代。

留白傳燈

案末,陳懷瑾看著父親脈案與葉承天新方在燭光下堆疊,俄然明白:所謂家傳秘傳,原是曆代醫者將對六合星鬥的畏敬,化作脈案裡的硃砂講明、藥方中的數字玄機、鍼灸時的鬥柄方向——當藥物的性味歸經與天時地氣共振,當銀針的軌跡與星象運轉同頻,醫者手中的草木金石,便成了相同六合與生命的橋梁,而這,恰是中醫"天人合一"的終究秘傳。

匣中絹畫半卷著躺在鵝黃絲絨上,三尺見方的素絹已呈蜜色,卻仍然能看清孫思邈衣袂上的硃砂雲紋。真人腳踏的雲台雪參有成年人小臂是非,參須在畫中化作十二道銀線,恰是十二經絡的走向;左手托著的琉璃藥盞呈心型,盞壁薄如蟬翼,內層用螺鈿嵌著"懸壺濟世"四字,盞中三朵紫芝的菌蓋竟用金箔貼成,在燈火下賤轉著虹彩,最奇妙的是菌褶間裝點的石青,細看竟是用極細的銀絲勾畫,彷彿下一刻就會有藥香從中排泄。

藥吊子在紅泥爐上咕嘟作響時,葉承天取出羅盤校訂方位:"子時服藥,借天樞星適時之勢,使藥性隨陽氣升發中轉病所。"當第一碗藥湯餵給前來求診的張姓船工時,陳懷瑾重視到患者左手寸口脈沉遲而澀,恰是父親脈案中"心陽痹阻"的典範脈象。

說到此處,白叟俄然從袖中取出個青銅藥碾,內裡躺著新采的天樞星草:"就像這星草,生用性燥,若直接入藥,不免耗傷陰液。"他撲滅鬆柴炭爐,火苗躍起時,鬆脂香混著藥櫃裡的陳香漫上來,"前人早就在《炮炙論》裡寫過:'鬆為百木之長,其火可通草木之性。'"

檀木匣蓋上時,金粉筆跡俄然閃過微光,與葉承天手中的黃銅鑰匙遙相照應。陳懷瑾摸著賬冊扉頁的標記,終究曉得父親臨終前未說完的話——陳家藥鋪的匾額、藥王廟的秘櫃、家傳的銀鎖,原都是同一盞心燈的燈油,而那盞燈,就藏在每個醫者翻開醫案時的目光裡,藏在辨認藥材時的指尖上,藏在聞聲患者嗟歎時的心跳間。當暗格重新閉合,太極標記的微光垂垂隱去,卻在貳內心亮起了永久不滅的燈,照亮了從曾祖父到父親,再到他這一代醫者,與藥王秘傳之間,那條用仁心鋪就的,永不退色的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